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6 23:36:27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举手之劳、儒雅、沉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例举1、2件生活中“举手之劳”给人们带来方便与欢乐的事。

1、理解“儒雅、沉吟”等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板书:关门

关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我们可以在这个词语前加上哪些形容词?

2、不同的形容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25课的课题就是《轻点关门》。板书:轻点

“轻点”体现出的是邻里间感人的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说明:

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定下课文的基调,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

2、学生交流,理清层次。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

接下来的日子

一年以后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这三部分内容分别讲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搬进新居不久,一楼的李先生夫妇登门请求我们出入单元防盗门时轻点关门,因为他们的父亲心脏不好受不了重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楼里的人们都是轻手轻脚地关门,原来大家都受了李先生夫妇的拜托。一年以后,这对夫妇又受老父亲临终嘱托挨家挨户给邻居们叩头、鞠躬,感谢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父亲的照顾。我为此感慨万分。

说明: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可分成三部分。。初读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知道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事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习课文,品读词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3节)

1、轻声读第1-3节,摁响门铃的这对中年夫妇给作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板书:儒雅

(1)读这个词语。

(2)说说“儒雅”的意思。(举止优雅,知书达理的样子。)

3、从文中对这对夫妇言行举止的描写上来看,他们确实举止优雅,知书达理。请你找到相关的句子,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4、学生交流学习。

(1)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说,他姓李,是一楼的住户,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李先生是怎么说的呢?请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话。

(2)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从“连忙、请、帮忙”等词语中,看出李先生言行中的儒雅。

·指导读句。

(3)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他的眼里为何有歉意?(他们为自家的事给邻居添了麻烦而不安)

他感到不安,所以——静静地看着我们,耐心地等待着我们的答复。

·指导读句,读出抱歉的语气。

·一次轻点开门容易,但是天天如此,时时做到就有困难,我——沉吟了片刻。

理解“沉吟”。(注意“吟”的右边是“今”)

(4)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的活动。”

听了李太太的解释,我是怎么想的?

板书:孝敬老人 感动

“我”被夫妇俩孝敬长辈,知书达礼的儒雅品行和诚恳的请求打动了。

(5)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理解“千恩万谢”,体会他们对邻居的感激,一谢再谢,知书达理。

5、师生分角色朗读第1-3节。

说明:

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具体的语言刻画了一对孝敬长辈、知书达理的中年夫妇形象。理解、品味这些语言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重点。教学时,着重抓住理解“儒雅”一词展开,通过找句子,抓词语,让学生不仅学会读文,还学会分析,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悟,说出其内涵。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4节)

1、引读第4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生读)这一切都是受——(生读)

板书:拜托邻居

2、邻居们应李先生的拜托轻点关门,让我感受到了——(邻居间的关爱、体谅……)

板书: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6节)

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交谈之后,我不禁感慨:

“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指名读句子。

·理解“举手之劳”。

·句中“如此大的感激”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读句子。此时此刻,李先生夫妇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感恩他人

2、李先生受父亲之托,向邻居表达感恩之情。李老先生的交待是——

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大家这些年的照顾就是——轻点关门。

·表达感谢的方式是——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

所以当李先生夫妻见到我们时——(生再读句子)。

·当李先生夫妻来到年纪大的邻居家时,会怎样做呢?请你发挥想像,具体描述一下他们的言行。

3、这份感情如此之大,李先生是挨家挨户登门道谢,见到——(生读: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在我心中——(生读: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李先生夫妇的致谢令作者感慨万分。板书:感慨< ……此处隐藏5615个字……教案 篇4

认知技能:

1、学习装饰音里面的上波音记号和后倚音记号

2、学习歌曲《小瓜棚》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歌曲,使学生从小就应当懂得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了解一些民族风格和农村情调。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C徵调,可划分为两个乐段,在演唱“依呼嗨”时,应反复练习,以掌握华北地区的邦子唱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甲用和YY相互帮助的歌曲《冬瓜和南瓜》你们还记得吗?生:(记得)好,我们把它复习一遍。

2)复习旧课。

3)嗯,同学们,唱的真好!那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吃前是绿色,吃的时候是红色,吐出来是绿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生:(西瓜)。

4)同学们真聪明,在我国广大农村瓜类品种有很多,除了冬瓜南瓜外,你们还知道什么瓜?(生:角瓜等)。

5)你们回答的真好,同学们把书打开,16页,看一看图中画了什么瓜? 生:西瓜,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小瓜棚)

教师写题目

6)西瓜在成熟的时候,农民就在瓜里搭一个小棚,日夜要有人看护,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生答:防偷瓜贼)对,过去是防偷瓜,现在农村中很少有人偷瓜了,主要是观察西瓜成长的情况,遇到恶劣天气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7)看瓜虽然很辛苦,但夏夜,睡在小瓜棚里,看瓜也是一种乐趣,现在我们先听一遍,听一听1、歌曲中哪几句歌词表现了小主人公高兴的心情

(我种的瓜有多么好,十里以外香味浓)2、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活泼、喜悦、欢快)

8)同学们你们听的真仔细呀!现在我们看黑板、歌曲中有两个难点(出示题板)

9)讲解装饰音中的上波音记号和后倚音记号。

10)真不错,同学们歌曲中的难点我们学完了,现在一句一句和老师一起把这首歌曲学会。

11)唱两遍后合在一起。

12)同学们刚才唱的真不错,为自己鼓掌吧!

13)好极了!你们学会了吗?嗯,老师刚才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那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看!

14)利用打击乐器丰富演唱效果。

15)反复利用打击乐器,丰富演唱效果。

16)师生互动。

17)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小瓜棚,又学了上波音和后倚音记号,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多加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2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也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

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

狰狞炒伺蚯蚓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品读感悟: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三、合作交流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

四、板书: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1、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2、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上。

(二)、感受父亲的智慧

1、学生理解:要想种菜,对土地有什么要求吗?(肥沃)

2、学生找出父亲把土地变肥沃的办法。

巩固延伸:

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

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但是,有些教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

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

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

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