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3 08:47:25
【精华】语文教案汇编8篇

【精华】语文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二、教学过程

出示图画——剪纸,让生欣赏

师: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太精致了!

生2:技术也太高了!

生3:太漂亮了!

……

师: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读一读,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生读书,师出示文中的话

生:我觉得姥姥心灵手巧,技术很高

师:这里有个“神”字,能将他读出来吗?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李姥姥的剪纸还真是这样神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鹊登枝”,不是去看图,而是用心灵去感受一下字里行间中是如何写的?(学会用批注的方法)

生默默地读课文

生1:从这里我感受到姥姥的剪纸真的没话说了,绝了!

生2:技艺真的很高超,竟然不看也能剪得有模有样的!

师出示图文,让学生朗读,看能否读出作者的感受,尤其是这个字——嗬!

生1:佩服

生2:赞叹

生3:敬佩

生齐读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生:蒙住了双眼都剪得那么好,真是熟能生巧啊!

师总结:课文用了两个地方夸赞了姥姥的技艺——别人的夸赞、我的一次蒙眼。但课文还有一处最吸引人,那就是老牛和兔子的画面。(出示“碧云多雨的夏天……”)

生读

师:有一个字——“拴”能读出来什么来吗?

生:不让我出去,担心着我。

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找出来读读。生读书。

生1:关爱作者,也启发了作者的思维。

生2:疼爱我,看得出 的感情很深。

生3:亲密无间的情感

生4:对我的期待,希望我早点回来。

生5:期望很高。

生6: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

……

师:作者长大了,剪纸还能拴住他吗?出示文字,范读,期待着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待会交流!

生1:早点回来。

生2:完成学业,合家团聚。

生3:看看她的剪纸。

生4:自食其力,让他有所作为。

生5:有所成就回来,团圆,陪陪姥姥。

……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生读

师:出示图画——老牛与小兔子的那一幅:“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开阔的草地。”能给它加个题目吗?

生1:远行的兔子

生2:期待

生3:希望

生4:目光

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师配乐朗读补充内容,(三年后,作者回来了,看到姥姥已病榻在床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最想说的话!

生1:姥姥,我回来了,你的最疼爱的孙子回来了,我们分开也有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一直牵挂着您啊,您给我剪的老牛与兔子我一直带在身边。。。。

生2:您起来啊,再做个小兔子和老牛给孙子我吧!

生3:我这一走就是三年啊,正如《游子吟》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心吧!姥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

三、作业:

师:出示一段话,让生填写。

幼年时,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长大后, 拴住了我的心。

生1:怀念

生2:思念

生3:无私的爱

生4:牵挂

……

师:是啊,能拴住作者的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割舍不掉思念,是一种无私的爱,让我们记住这深深地祖孙情吧,记住最后两节,记住最后的文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

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

使学生懂得必须依靠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思路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句和情节,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并从课文延伸至课外,逐层深人理解“金子”一词的多种含义。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金子”

1.(1)金子,光闪闪、黄灿灿的金子,我想,人人都喜欢。今天老师就给大伙儿带来一个“金子”的故事。喜欢听吗?不过,可得动脑筋哟!看看哪个聪明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范读以后能根据大屏幕显示的6个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培育花苗、长满鲜花、找到真金、实现梦想)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老师在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中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3)学生根据6个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2.光闪闪、黄灿灿的金子多吸引人哪!所以一听说萨文河畔有人发现了金子,往那儿赶的人就特别多。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就是形容“人特别多”的,看谁能找出来?(蜂拥而至)你还能换上一个词吗?(学生体会读)可是结果怎样呢?(一无所获)(学生体会读)

3.多数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去,但有一个人却坚持留了下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这个勇敢追求梦想的人的名字。(学生大声呼喊)彼得这一留就是五年多呀,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大屏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4.读了彼得说的这句话,大伙儿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质疑)

二、精读感悟,明理“金子”

是呀,我们的彼得最终圆了自己的发财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他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自学标画)

读后交流: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画的是哪些句子?

(指名读所画句子,并相机在大屏幕上出示。)

彼得走出小木屋……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1.彼得发现了什么?

2.我们知道彼得已经整整6个月没有回家跟家人团聚了,就当他准备回家时,却碰上了这倒霉的天气。如果是你, ……此处隐藏6289个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2.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

它iL我们懂得了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

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 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读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很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看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

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

l. 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3.建议每周读一本好书,并摘录好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认真写不限题栽的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齐读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1.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自由写。

2. 可写景,写事,写入,写心里话,写想象作文

3.动笔前要先认真思考,把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出来。

4.作文要具体、清楚。

5.不写错别字。

6.自己定题目。

7.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写前谈话,拓展思路。

1. 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快乐和伤心的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把这件事讲清楚.要让别人听得懂。

2.每人忍考三分钟,发言三一五分钟。同桌可互相提醒、补充。

3.师听取后可邀请一、二个口齿较清楚,发言较流利的同学上来试说说,全班帮他补充。

4.试着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再把刚才所说的事补充修改一下。

四、动手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可以边写边修改,也可以写好后读一读,边读边改。

五、作业。

继续写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师就批改情况简要回顾一下本单元写作情况。

二、欣赏好文。 (一、三篇)

1. 投影佳作。

2 .指名读。

3.说说该习作好在哪(字词、句、布局谋篇、内容)。

4.指名读读自己习作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三、修改病文。

1.出示病文(投影)。

2.自由读病文,指出病文毛病所在。

3.说说如何修改。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修改符号,如:

改错字:在字的四周画 ,同时在错字上面写上正确的。

删除字:在余字的周围画 。

添加字:在需要添加文字处画 ,引到空白处画一个方框,框中写上要添加的字。

换顺序:用XX XX划过来。

4.再话修改后的习作,比较。

5.动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抄正。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精华】语文教案汇编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