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并掌握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滚动。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
活动准备:
1、纸箱、垫子若干、果园门一个
2、小刺猬头饰及标志若干
3、音乐活动过程:活动热身
师: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果园玩吧!可是去果园的路不好走,看哪个宝宝最勇敢,赶快排好队,我们出发啦!(《跑跑卡丁车》音乐)途经山坡(高抬腿及快速跑动作)、山洞(钻、蹲动作)、河流(游泳动作)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小刺猬头饰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
师:哇!果园到了,好多水果啊,摘水果喽!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刺猬)
师:小刺猬来干嘛呀?(幼自由回答)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小刺猬背果子视频)练习
师:小刺猬一家来干嘛的?(背果子)那小刺猬是怎样背果子?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要领(滚动时下巴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脚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的侧边做翻滚同时提醒幼儿注意两人之间要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小朋友,同时强调游戏时注意事项。师:看看林老师学的像不像,首先双手抱住肩膀,低头,躺下、小脚伸直开始翻。(教师示范)幼儿尝试练习。
师:下面请你像我这样做,双手抱住肩膀、低头、一个一个躺下,小脚伸直。(幼儿轮流练习动作)运纸箱
师:小刺猬背那么多果子,用什么来盛放果子呢?(启发幼儿动脑,揭示主题:运纸箱)每个宝宝一个纸箱,纸箱分红蓝两种颜色,为后面分组比赛做准备,提醒幼儿滚动纸箱时不能用手和脚,要用身体去带动纸箱滚并注意安全。幼儿分组竞赛。幼儿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激发幼儿的竞赛精神。
师:现在小朋友很厉害了,都能帮小刺猬运纸箱了,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叫:小刺猬运纸箱,运红色纸箱的小刺猬站在这边,运蓝色纸箱的小刺猬站在这边,(出示颜色牌),把纸箱像刚才那样运给小刺猬,就完成任务了,完成任务的小刺猬老师将送给你一个漂亮的贴纸。我一吹哨子就开始,小刺猬们加油!(播放音乐:加油,小宝贝!)完成任务的宝宝奖励贴纸。师幼游戏总结。我们的小朋友都很厉害,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冠军。都能帮小刺猬运纸箱了。活动延伸
教师讲评游戏结果并教育幼儿做事情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困难,不能逃避;回家和家长一起玩游戏,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放松
师:小刺猬说谢谢我们,送给我们一袋水果,现在我们回家吃水果吧!
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2《甜甜的糖果》是托班本学期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的准备、实施及延伸活动中都根据本班幼儿的状况做了一些调整,对如何进行幼儿教师问题意识的建构做了一点尝试。
一、疑惑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的备课推荐是让所有的小朋友一齐制作一个“糖果”。虽然,所有的小朋友一齐合作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但是思考到我们托班的小朋友人比较小而且大多数小朋友都个性活跃,如果共同制作一个糖果的话,可能场面会比较混乱,对于我这个年轻教师来说,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控起来会比较困难;另外,托班的幼儿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烈,让所有的小朋友一齐制作能达成合作的效果吗?;第三,班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有个别孩子又有点特殊,他们在全班总动员的过程中会被无意地忽略吗?这是疑惑之一。疑惑之二:教学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装饰糖果,教材中的备课推荐是让小朋友用颜料涂画来装饰。透过平时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表现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只是将颜色一个接一个地乱涂乱画,效果不好,而且以前也从事过多次这样的活动,没有新意、缺乏趣味。怎样才能更搞笑一些呢?针对以上两点疑惑,我在翻阅了同类教案后,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动。
二、实践
搞笑的教学资料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失败、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我对《甜甜的糖果》这个教学活动进行了第二次的备课。首先把全体制作一个糖果改成了每个孩子都来制作一个糖果宝宝。老师事先制作一个漂亮的巨大的“糖果妈妈”,在活动的导入环节,创设一个情境:糖果妈妈说:谢谢老师给我做了这么一件漂亮的衣服,但是我的糖果宝宝们还没有衣服穿,怎样办呢?这时候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糖果妈妈有许许多多的宝宝,老师一个人来不及做漂亮的衣服给他们,怎样办呢?这样立刻就能引起小朋友对为糖果宝宝做衣服的兴趣。装饰糖果宝宝的环节,我一向在思考一个搞笑方法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突然想到孩子们对我以前给他们变的一个魔术十分感兴趣,他们始终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白纸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出现。我能不能把这个运用到装饰糖果宝宝的环节上呢?这样也许更有意思。于是我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些小纸团,让他们在糖果宝宝身上随意地粘贴,待会老师就会让糖果宝宝的衣服变魔术!
就像在备课时所预想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课堂常规及活动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及动手潜力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完成操作资料,兴趣仍然十分浓厚;有的孩子则动作缓慢,而且需要老师的帮忙才能完成,那里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对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能够去帮帮你边上需要帮忙的小朋友,也能够再到老师那里来领取材料,继续制作糖果宝宝。这样一来,每一个孩子又都能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临时调整了教学环节,活动持续的时间过长了。为了不影响下面的活动,我要求孩子们在贴完之后就把糖果宝宝放到老师那里来,到游戏时间我们一齐来完成最后的变魔术环节。
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学活动有效的补充。孩子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而褪减,因此,我便利用区域活动小组操作的优势让孩子们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完成最后一个“穿衣服”的环节。这样既给老师的观察带给了方便,同时也能及时地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甜甜的糖果》这个教学活动完成了,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开设了“糖果屋”的游戏,在区域内带给了更多的制作、装饰糖果的材料,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糖果,孩子们都十分喜欢。
三、反思
在托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对教学资料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孩子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想到,但又不必须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潜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潜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仅就应专注于“如何做”,还就应认真想想 ……此处隐藏6807个字……能用舞蹈动作表现吗?还有谁的动作和他不一样?
4.师扮演蚊子角色,小朋友做宝宝一起表演。
师:你们的动作都很棒,现在老师是蚊子,小朋友做宝宝一起听音乐表演(音乐)
5.老师和个别幼儿表演蚊子
师:现在我要带蚊子宝宝出去玩了。
三、幼儿完整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跟随着音乐,完整地游戏。
教学反思:
《我和小蚊子跳舞》是俄国作曲家亚里多夫的管弦乐曲,俄罗斯民歌8首中的第四首,整篇乐曲篇幅虽小,但作家塑造的小蚊子形象却很生动,充满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诙谐情趣。
《我和小蚊子跳舞》游戏的设计配合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将乐曲表现的内涵与游戏情节有机融合,通过“蚊子飞”、“蚊子叮”的动作体现富有情趣且幽默的情节,并游戏和音乐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享受作品的同时,通过蚊子咬宝宝,宝宝挠痒痒逗引身体接触,体验同伴之间的共同游戏快乐。
首先,我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以蚊子的声音引入今天的主题——蚊子来了。我就问:“蚊子怎么飞的了?它飞来几下?”让幼儿更认真的去听音乐,熟悉音乐。老师则在幼儿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小幅度的做动作这样既有视觉的冲击也有听觉的游戏不仅给孩感应两者结合起来,幼儿对游戏更有兴趣。
其次,让幼儿学一学蚊子叮人的动作,它长长的针用什么动作表现。再让幼儿表演小
蚊子如何叮人?再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被蚊子咬过会有什么感觉呢!怎么挠痒痒呢?在此环节中,幼儿都能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蚊子叮人”、“挠痒痒”的动作。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因为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培养了孩子音乐感受的能力。《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并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感情,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9小班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是我来到转龙镇幼儿园第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此类型的教研活动,但是还是有那么一点小紧张,在紧张的情绪中准备了此次活动。我设计这节课是希望通过儿歌欣赏,图片展示,游戏活动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体验儿歌和游戏带来的快乐。为了这一节课我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设计流程,编写教案,下载音效,选配乐,制作课件等,本以为是胸有成竹的,但上完了课心情并未感到轻松,在反复回忆活动过程及听取同事们的听课意见后,我对我的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活动准备不够充分。
教授者对课堂状况应该有个预设,对幼儿的认知面应该有个预测。如我在问到"什么是旅行?"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答不上来,最后在问几个孩子未果的情况下,我就自己作出了回答,这样明显地削弱了课堂的气氛,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也就是说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既没有预设也没有预测,只是重点备了教材而忽视了还要"备孩子"!"备孩子"就是对你教授对象年龄层次,认知层次应该有个很准确地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你抛下一个"包袱"他就能接得住,继而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而平时我们在和孩子交流关于旅行的话题时总是说"去哪儿玩的呀?"等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接触一些书面语,导致了认知面的狭窄。这是我要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的。
还有我的课件中西瓜爷爷没有在火车头上,以至于活动中幼儿发现后一直在强调谁来开火车,还差一个,这些都是以后我在设计时应该想到的,应该准备更充分些、考虑更周全些。
二、环节需要多推敲,语言需要多锤炼。
有人说教无定式,的确,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教学就是一种驾驭的艺术,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那么他的课堂就一定有非凡的气场!但这种驾驭是基于一个很科学的环节设定而说的。比如说我这堂课的游戏活动就没有设计好,事前我想过用头饰带幼儿游戏,可是我考虑到我班幼儿平时我们就会以角色扮演来游戏,所以在活动中我也没用头饰,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还是应该准备一些头饰,那么孩子会更感兴趣,效果就更不一样了。
一个拥有超强驾驭能力的人他的语言能力也是超强的,每句话都不累赘,每个问题都击中要害。而活动中我发现我的语言有些啰嗦,太多的"嗯,呀"等象声词。有些地方过度不自然,比如在导入西瓜爷爷的卡片时就很含糊地带过了,如果换成这样:出示了火车图片后就问"火车是空着的,要想让他动起来必须有人来开呀,那他是谁呢?",然后亮出西瓜的图片,贴近火车的驾驶室,再问"西瓜爷爷开火车去干什么呢?",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导入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这样一来干净利落,毫无赘述,环环相扣,紧密流畅。
教育就是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进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到这些存在的不足,做到充分备课,注重环节的科学紧凑性,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锤炼,争取做个有超强课堂驾驭能力的教师。
幼儿园小小班教学反思10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幼儿兴趣出发,对小班幼儿的“生成”内容进行探究
“有趣的豆宝宝”活动是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春天正是万物复苏、播种庄稼的季节,幼儿也带来了很多美丽、多姿的植物宝宝,教室里的植物角越来越丰富。一天早晨,为植物宝宝浇水的幼儿发现了一个露出一点点的红薯芽,幼儿非常兴奋,有的长时间地静静观察,有的互相转告……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及时设计了本次学习活动“有趣的豆宝宝”。
2、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挑战性,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在集体活动后,我们又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观察门卫老伯伯种豆子,以及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种豆子,再次挑战了幼儿对豆子特征的观察,并引发幼儿种植豆子的兴趣,为他们的继续探索提供了空间。
3、亲子互动,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分享活动的快乐
从幼儿带豆子到幼儿园→观察豆子→剥豆子→品尝豆子,“有趣的豆宝宝”活动在教室里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豆子,观察豆子的播种和生长过程,我们别具匠心地请幼儿种豆子。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种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仔细地观察,所以决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家长们十分配合,参与度很高,对于教师发放的“成长记录”,很多家长都认真地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有的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仔细看这些记录的内容,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亲子互动的成功。这样的方式,不但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了解,而且还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