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油田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油田工作总结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转眼离开我的校园生活已长达五个月,来到新疆油建天然气工程公司上班也已经超过三个月了,回顾这一段由懵懂未知逐渐丰富和成熟起来的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最让自己激动的是那成功时的一刹那,最让自己感动的是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而那些着时间流逝而积淀下来的人生经验最让我觉得珍贵。现把我到岗三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做一简单汇报:
一、工作内容
1、学习看图纸和运用CAD画图
来到呼图壁储气库项目部之后,公司安排了张义广作为我的师傅,带领我学习和工作。刚来的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储气库工作量不太饱和,每天晚上都会安排我们到会议室学习看图和运用CAD软件画图。师傅说施工都是从图纸做起,首先要把图纸看懂吃透,如果有一丝一毫的麻痹和疏忽,给工程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很困惑,经常被复杂的工艺流程图和管线搅得头昏脑胀,摸不着头绪;画图时对CAD界面不熟悉,有些图形构造就在脑子里,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张师傅和贺经理的指导下,通过和其他几位新同事的共同探讨,反复扒图,渐渐可以看懂一些简单的流程图,并运用CAD软件画出其三视图,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长进。
2、文控资料管理和图纸复印
刚到项目部的时候最先做的就是这项工作,给文控负责人李师傅打下手。也许大家看来资料员是一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无非也就是整理整理资料,收发图纸之类。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却不是看起来那么轻松。月份正是大量来图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从EPC项目部收图,登记后及时受控下发给各单体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分包单位,对于不够用的图纸,要根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复印。
文控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下发技术交底。而工程技术交底和HSE交底的受控编号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需要下发三份交底,工程技术交底的编号是按照资料收发登记簿走的,第一份下发给项目负责人,第二份给施工单位,第三份给资料办留底;而HSE技术交底走的是流水号,第一份下发给施工单位,第二份给项目负责人,第三份给资料办留底。并且资料办留底的那份HSE技术交底需要受控,而工程技术交底不能受控。这个区别开始弄得我很混乱,通过强化记忆和训练最后终于熟练并不再出错。
撰写会议纪要也是文控负责的事。项目部的每次周例会,我和李师傅不仅要准备好自己的总结,在其他师傅和领导总结或提问的时候也要凝神听取并做好记录,会议结束后综合我们两人的记录内容,把会议纪要加以完善,作为我们项目部的一项完整台账。
3、集注站施工人员、机具和工程材料、设备报验
集注总站开工之后,我开始负责站内施工人员、机具和工程材料、设备的报验。由于各项规范尚在趋于成熟阶段,蓝皮书一再修改,单位工程划分也在一步步的完善,所做资料经常要进行修改,我所能做的就是一定要非常的细心,并与监理保持联系,及时修正更改。
田帅让我负责集注站报验资料编号之后,所有工程准备阶段资料开始从我这儿走号。我自己根据各单位工程和分包单位做了一个Excel编号登记表,这样天圣公司和中石化建等分包单位需要报验资料的时候,一打开表格就可以很明了地进行编号;我自己平时查找资料的时候,也可以从表格里很快地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4、写新闻报道
刘经理开会时经常给我们强调,项目部工作干得好,也要多多往公司网站上写报道,宣传我们的工作和工程进展情况;写稿件,赢稿费,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鼓励我们多写稿。自我的第一篇稿件“一碗长寿面的感动”上到公司网站之后,我开始主动发现和搜集素材,积极投稿,至今共在公司网站上发表过七篇新闻报道。
作为驻扎在野外营地的一名女生,领导没有安排我长期下班组到施工现场锻炼,这是出于对我身体条件的考虑和照顾,我更应该把我项目部的宣传工作做到位,让人们都能了解到我们的工程进度,为提高天然气公司的稿件排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心得
工作三个多月,我也渐渐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
1、每天的工作要及时总结,勤动手、勤思考,对工作要有热情,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时多留心注意方法,每天进步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学的越快越好,不断把工作推向深层次;
2、注重团队,多沟通。工作时必须做好沟通,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团结互助才更有效,比如油建公司转型会议在我项目部召开这件事,在领导的统筹协调下,项目部、公司机关和工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以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顺利的完成,最终转型会议在我项目部圆满落幕,赢得了公司和各分子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反之如果任务降临时,各部门互相推诿,或认为与自己毫不相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团队是缺乏竞争力的,是难以堪当重任的。
3、尽职尽责,不拖泥带水。我做集注总站报验资料的时候,最开始不太清楚报验的流程,做的没有那么顺利,每份资料都是拿回来改了又改,如此每次重新做好之后,之前做的一式三份都全部作废了,看着厚厚的一叠纸张我也觉得很可惜;并且资料做好之后报给监理,也总要拖上那么一段时间才签的了,每次报上去之后都是追着催了又催才拿的回来。报验资料属于工程准备阶段资料,报验资料做得不对不及时,导致工程无法如期开工,材料到位却不能使用,这个责任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承担得起的。所以一定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资料,及时做,及时催,拖泥带水是万万不行的。
三、工作中尚存问题
回顾进入公司的这三个月,发现我虽能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还需我努力并力求做到更好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解决现场问题的经验,需要经常到现场工作和操作,尽快弥补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2、在工作的认真态度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争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掌握生产形势,不断学习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开拓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2、工作之余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
3、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向实践学习,积累现场实战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加强工作责任感,尽职尽责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5、多写新闻报道,锻炼自己文笔的同时推进项目部宣传工作;
6、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考试,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
……此处隐藏28374个字……-吴起-志丹-延安一带地区已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区。研究区延长组长6段岩性组合及序列特征表明其主要受三角洲平原环境控制。
魏家楼油区含油层段为上三叠统延长组,为多层次含油组合,其中主力含油层段为长61油层,其次为长62、其余为长4+5油层,局部探井在长64、长10等层位亦偶见含油显示。
通过学习及老师的指导,首先确定了本区的k1、k2、k3、k4、k5、k9等标志层:
1.K1标志层:位于长7油层组中部,厚度一般约4—5m,岩性为灰褐色泥岩,
质纯,性软,具滑感,水平层理发育,化石丰富。电性特征表现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自然电位偏正等。
2.K2标志层:长7顶标志层,为长6和长7之分界,在长7顶部厚度14—18m的地层中,出现三到四个厚度小于1m,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低电阻、低感应、尖刀状大井径的薄层带。取芯资料证明其岩性为棕灰色,微带黄色的水云母泥岩具水平层理,该标志层分布广泛。
3.K3标志层:长63顶标志层,位于长6油层组中下部,为长62和长63之分界,厚度为1m左右,电性特征为低电阻率、低感应、尖刀状高声波时差、大井径、高自然伽玛。感应和声速曲线形态对应。岩性为灰黄色水云母泥岩,区内绝大多数井钻遇此层。
4.K4标志层:位于长6油层组的顶部,其顶为长4+5与长6之分界线。上距K5标志层45米左右,下距K3标志层80米,是控制长61油组的重要标志层。厚度1m左右。电性特征表现为2。5米和4米电阻率呈尖刀状的高尖,声波时差与自然伽玛较高、有时具双峰,呈燕尾状。感应与井径特征不明显,井径一般略偏大。岩性为黑色炭质泥岩。
5.K5标志层:位于长4+5中部,出现3—5个厚度小于1m的尖峰或尖刀状声速、电阻和密度曲线,该标志层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密度、低电阻率和尖刀状扩径。其声波时差、自然伽玛、密度曲线之间对应关系良好。岩性为黑色泥页岩,水平层理发育,区内绝大多数井钻遇此层。
6.K9标志层:位于长2油层组顶部,其顶部为长1和长2的分界。岩性为棕灰色、微带黄色凝灰岩(水云母泥岩)、凝灰质泥岩、炭质泥岩、页岩等,具有水平层理,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电阻、特低感应、高伽玛、高声速(刀锋状异常)与尖刀状大井径的曲线特征。
这些标志在岩心和测井剖面上易于识别,分布稳定,具有极好的等时性,因此,可操作性较强,是研究区油层组和小层对比中极好的等时对比划分标志;本区也有明显的沉积旋回,可将沉积旋回的变化作为划分砂层组的依据;在所研究区内在油田范围内,同一沉积期形成的单砂体,岩性与厚度都具相似性,可在短期旋回内分析单砂体发育的强弱程度。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地壳运动以整体的垂直升降作用为主,盆内地层厚度基本保持一致,变化
相对比较稳定。研究区的这一特点,为采用“等厚法”的地层对比方法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确定了以标志层为主、沉积旋回对比为辅,厚度为参考的划分原则。 具体小层划分步骤如下:
1、选取资料
小层划分选择的资料为1:200的测井综合图与测井校深综合图。在对比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4米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电位和自然伽玛四条测井曲线。4米电阻率曲线能够反映油、气、水层,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高于水层。声波时差曲线可用来划分岩层,在砂泥岩剖面中,一般砂岩显示为高的声速(低的时差),泥岩显示为低的声速(高的时差),页岩介于砂岩和泥岩之间,砾岩一般具有高的声速,且愈致密时差愈低。当一定类型的岩层,其孔隙度及岩性在横向上大致恒定时,时差曲线即可用来做地层对比,声波时差曲线的异常可以作为很好的标志层。自然电位是判断旋回最好的曲线,能比较清楚的反映各级旋回特征。用自然电位曲线划分砂层厚度,一般是小于或等于实际的砂层厚度,结合自然伽玛曲线就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各类储层的岩性。对于响应灵敏的自然伽玛曲线来说,由于自然伽玛曲线的计数率与岩层孔隙中所含液体性质无关,与地层水、泥浆矿化度无关,能很好的反映隔夹层,因此当进行油气水边界地带的地层对比时,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标志层。
2、建立标准剖面和骨架网
由于横山地区属陆相盆地储层,其发育的共同特点是岩性及厚度变化大,所以不同区块沉积相类型、剖面特征(厚度及岩性组合)差异极大,要单单采用统一层组划分对比方案是难以做到的。因此需要在油田各个不同部位分别选择位置适当,录井、岩心、测井资料比较齐全的井,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旋回和层组,作为全油田对比和统一划分层组的出发井,即标准剖面。位于标准剖面上的井,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油田的各个部位或不同相区,作为层组划分的骨架网。通过骨架网的反复对比,确认对比标准层和对比原则,这一骨架网就可作为控制全油田对比的标准。
骨架剖面应通过典型井向外延伸,一般先选择岩性变化小的方向,这样容易建立井间相应的地层关系。然后从骨架剖面向两侧建立辅助剖面以控制全区。
3、应用标志层进行小层划分
根据开始确定的易于识别的各个标志层,在小层划分中首先找到这些标志层,然后根据标志层在进行进一步细分。
4、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在盆地延长统沉积范围内,已普遍应用的K0~K9标志层的标定划分,无论从岩性、沉积结构、环境,分布特征等均具有极好地等时对比的意义,同时也符合成因层序理论中层序界面的原理。代表中期基准面上升至最高点位置时发生的湖泛期前三角洲沉积顶面由黑色泥岩、炭质页岩、凝灰质泥岩组成的K2、K3、K4标志层,为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层序界面。这样,长期基准面和中期基准面就已经确定了,需要做的工作只是对短期基准面的识别。
在本次小层对比工作中,将基准面旋回对比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与含油区油层组和小层对比划分相结合,使油层对比和井间砂体连通性分析研究更具有沉积成因的意义。依据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及以往的对比标志层K2、K4识别出长6油层组的顶底界面,再用K2、K3、K4、K5标志层确定出长61、长62、长63的顶底界面。然后,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之下,进一步利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划分方法、厚度切片法、同时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王窑精细了的小层划分。
5、在横山油田魏家楼地区300多口井小层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绘制每个小层的顶面构造图,特别是绘制了三个明显的标志层构造图——K2、K3、K4顶构造图检查小层对比是否准确,并且与实际开发油砂体数据作比较并进行修正,最终建立了分层数据库。
三、实习心得
实习之前,因为一直和老师一起做科研工作,所以觉得实际操作起来会很容易,然而经过在公司里的实际工作,要把一项工作从始至终的做下来并且做好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这项工作期间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小层划分涉及到测井、沉积相、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公司的实践工作中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际运用,从而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更加牢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