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火工作方案

时间:2025-11-14 10:54:25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精选15篇)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精选15篇)

工作方案是对将要开展的工作所做的计划。在计划开展某项工作时,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级参考,快来参考工作方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季防火工作方案(精选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 篇1

一、演练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全校师生消防安全和自救逃生本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和逃生自救的教育与演练,以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要求:

学校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抓好演练的各个环节,成立安全自救演练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演练的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作周密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安全演练的具体工作,保障安全演练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目的:

1、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当遇到火灾和其他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稳的紧急疏散全体师生。

四、逃生自救演练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成员:

1、总指挥:金红霞

副总指挥:郝希海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 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迅器材。

2、疏散引导组:

组长:李仲林

组员:当节课授课老师(演练时为班主任)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教学楼疏散通道:

一层:学前班沿着空地往篮球场 一、二、三沿着水泥路往篮球场

二层:四、五、六沿着楼梯有序疏散

4、大操场集合:

组长:汪淇

组员:第三节课没课的老师

5、医务救助:校留守儿童之家医务室

6、宣 传(摄像):周端华

7、信号鸣放:周端华

8、联络员:各班主任

五、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六、演练内容及程序:

1、在演练前,由总指挥对全校师生进行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2、发出第一次演练信号后,在当节任课教师的指挥下,学生紧急、有序地向操场安全区域撤离。当节任课教师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班主任、科任教师在第一时间赶到本班教室或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并一起撤离。结束后进行消防灭火实战演练。

3、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

4、全部演练结束后,在当节课教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七、演练时间:

20xx年11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八、演练注意事项:

1.当天早读课时,班主任作好教育工作,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2.下午第三节下课铃声响起,所有教师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保证演练顺利进行。

3.集合警报响后,各班迅速在走廊里集队,教师有秩序并迅速地按规定路线带领学生前进,学生行进时要求弯腰并手扶楼梯或墙壁前进,不能相互推挤,以防止混乱而造成意外事故。

4.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规定区域做好管理工作。

5.集合地的管理由各班班主任老师负责。

6.活动过程必须保持安静,不能慌乱。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 篇2

各县(区)森防指、林业(农业)局:

按照省森防指关于开展秋季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为全面做好全市秋季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保护好我市的森林资源,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决定开展全市秋季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各县(区)务必按照检查通知要求,认真准备,做好迎检工作。

一、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定于10月17日至10月31日。

10月17日:xx县

10月18日:xx县

10月19日:xx县

其他县区也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迎检准备,检查时间另行通知。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来庭富

成 员:张凌志

三、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

对各县(区)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各县区要形成汇报材料,汇报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有哪些好的做法,还存在哪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组织落实情况

1、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责任。是否层层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

2、毗邻县区、乡镇、村屯联防工作落实情况。

3、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和扑火预案的制定落实情况,森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

(二)宣传情况

1、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森林防火情况。电台、电视台、报纸开设森林防火专栏,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宣传森林火灾危害、扑火安全常识、林火避险自救知识。天气预报及时播报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2、利用宣传车、宣传单、标语、版报等宣传工具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的工作情况。

3、林场村屯必须升挂防火旗、张贴防火命令,进入林场道口必须布设防火警示牌、宣传牌及报警电话,林场道路10公里范围内至少设有1处宣传牌,标语口号要具有宣传警示意义。

(三)预防工作到位情况

1、森林防火检查站和巡逻管护人员及时上岗到位情况。巡护人员加强巡护,严格野外火源管控。重点林区设立检查站,严格检查入林车辆和人员,杜绝火种进入林区。

2、高森林火险期,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必须坚守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许外出。

3、各级防火办和有林单位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情况。

4、彻底清理林地及村屯周边的易燃物,形成防火隔离带。

(四)扑救工作准备情况

1、是否及时修订《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2、及时维护检修防火道路、设施设备,确保通信设备、交通工具和扑火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3、应储备足够的应急扑火物资,扑火设备和扑火经费必须落实到位。

4、各县(区)、林场快速应急扑火队伍人员配置及装备是否到位,是否进入相应的战备状态,做好首次扑救成功的各项准备。

5、组建扑火督察 ……此处隐藏16965个字……势。

(3)听从并协助消防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

五、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组长:周义伟 副组长:朱向阳 邢浙波

组员:赵刚、邢杉、单斌、袁小东、张慧、张学锋、应奇亮、电工

2.工作职责: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知识。

(2)落实公安消防机构签发的《火灾防患责任书》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的《火灾隐患整改意见书(通知书)》。

(3)每月组织全校消防设备检查,如实填写《检查结果登记表》,学校备案。

(4)对检查结果有问题的,必须及时整改。

(5)平时发现的问题,要随时发现随时整改。

(6)每学期进行一次义务消防队全体人员实地培训,掌握一般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初步灭火技术的要领。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 篇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精神,在区慈善总会和慈善组织的指导下,在“积淀文化,让师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立足“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办学特色,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在全校师生家长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慈善文化氛围,增强全校师生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长:黄伟军(校长)

副组长:刘燕玉(副校长)、韩露(副校长)

秘书长:崔永忠

组 员:皮世平、胡德军、周丽、张文清、邱绍勇、邓柳冰、张志强、欧荣辉、陈嵘、陈静、邓庭燕、庄丽娥、张聪智、郑颖萍

三、推进原则

1.教育提升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讲座,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将教育化为师生及家长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在看书、听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激发爱的情感,提升爱的能力。

2.课程体验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读本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根。

3.实践体验原则。以活动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特点及心理情感,选择他们喜欢的作品,设计他们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与启发。

4.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原则。根据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慈善资源,让慈善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中,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爱心”的种子,灌输“仁爱”的理念,培育“向善”的心灵,树立关怀意识、公益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创出教育资源为慈善服务、慈善资源为教育服务的“双赢”新局面。

四、推进策略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校决定在教职工大会上学习《人人参与慈善,让仁爱根植于心》,在学生集会上宣传慈善文化,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与我校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特色相结合,通过校级宣传发动、班级主题活动、家庭社区活动、“我当校长小助理”个人德育实践,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一)慈善文化与学生思想品德课相融合

学校要求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 ,抓好课堂教育体验,各中队辅导员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发展思想品德课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 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

(二)慈善文化与主题班会相融合

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班会课上学习慈善文化,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各中队辅导员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慈善文化,会让全班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有的责任是什么。以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三)慈善文化与主题活动相融合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等竞赛活动并通过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四)慈善文化与社区实践活动相融合

学校学校德育处要在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要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上,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心、主动参与慈善事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五)慈善文化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学校家长学校分校要在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家长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号召家长积极参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每个学生也要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区延伸。

(六)慈善文化与星级少年评选相融合

学校要把慈善文化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总体计划中,要制定适合本校师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运用学校星级少年评选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建立“一日一善”储蓄卡,对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使学校对师生的慈善行为有个公正的评价。

(七)慈善文化与学校“八德”教育特色相融合

结合我校“八德”教育各项活动,学生在每天道德作业中要有感恩、孝敬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心。

(八)慈善文化与开放式配方课程相融合

把慈善文化进校园,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繁荣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或购买《慈善读本》,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中弘扬社会主义的慈善文化。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慈善读本》拟订每册6-7个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有2-4个活动课。低年级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爱心序曲和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等单元。高年级版重在感知、了解和体验,在单元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

总之,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我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我校要以倡导爱心责任为使命,开发《慈善读本》校本教材,积极培育慈善文化, 让慈善之花在上屋小学盛开。

《秋季防火工作方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