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6 15:08:26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难点

自己创编对对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情景或者观察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

3)穿插朗读、学习词语“朝阳、晚霞、晨雾、秋霜”。

能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词语吗?比较下面的两组词语。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3、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再读。

(四)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注意“秀”的第六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 学习第二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多媒体)

2、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

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如: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

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

这也是个成语。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节。

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

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

(1)多种形式抽读生字卡片。如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抢读、开火车读、读字组词等等。

(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如分男女生对读、去掉“对字读等”;背诵。

(五)、书写指导

(六)、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

例如: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猫对狗,马对骡,山羊对骆驼。

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

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包括对语言的吸收和对大自然的认识等等。因而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把生活的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全方位的的发展。

设计意图:再次体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以后,也许会出现很多奇迹。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丰富的画面时,一定会兴趣盎然,尽情发言,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

设计意图:在上几个成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由对子变成成语的方法。用找一找的方法教学还能激起更多学生更大的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要编这样的对子,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鉴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要求无须太高。

板书设计

云-------雾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 )---( )

作业设计

背诵识字3.

收集对对子。

……此处隐藏6034个字……流,大家仔细听,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不够,你认为该怎样读?评读。随机朗读。

a“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非常广阔,一片绿色,真像林的海洋。个别读。

b“群岭起伏……”——长满树木的山岭有高有低,像海上的波浪,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真美啊!

c“多少种绿颜色呀……”——一片绿色,有深有,有明有暗,像阳光照射下的海面一般美。

d“落叶松的海洋”——广阔无垠,一碧千里,犹如海洋般辽阔无边。

e“海边上……”——岭上的青松像大海,青松边沿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像海边的浪花。真美。

泛:动态美,充满生命和活力。

你能把这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吗?用问号有什么好处?谁能把这海边的白桦读得更美。个别读,举手的同学读。

5、看图引读。

出示图,引:这就是林的海洋,目之所及——的确——多少种绿颜色呀——兴安岭上——是的——看——

林这么美丽,看在眼里,真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三)同法自学“花”。

1、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花这一部分,不过要求可更高了,这回要请同学独个儿自学,然后直接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2、个别交流特点,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读出来。对于她所读地句子,假如你也有所感受的话,请跟他一起读。随机板书(多、艳)

3、边讲述,边闪现岭、林、花的短镜头:作者看到岭那么多那么温柔,又看到岭上的林那么广那么真像林的海洋,还看到林中的花那么多那么艳,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于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出示“兴安岭……鞋”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什么?范读闭目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描述一下。

出示灯片,作者怎么会把兴安岭当作一位姑娘的?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个别读,范读,齐读。

(四)学习第6 节。

回到句子“它的美丽……不空洞。”

1、过渡:大兴安岭的确美极了。(闪美丽)更重要的是“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闪,这什么说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呢?请自由读第6节,并联系上文,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理解讲听。

2、:大兴安岭不但美丽,而且和各行各业的建设连在一起,和千家万户连的生活连在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兴安岭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出示句1)和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再读句2。那么第三次亲切与舒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三、课文。

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如果还有地方没读懂的,请提出来。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那位同学最聪明,能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以下练习?任选一题说说。

1、大兴安岭的岭真——啊!——

2、岭上的林真——啊——

3、林中的花真——啊——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天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