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本课16个字是互为反义词,要引导学生理解含义,同时拓展了解还有哪些反义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难点,要教会学生记忆方法及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出入开关坐卧立走”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什么是反义词。
一、自学
1、教师走出教室,又走进教室。刚才老师怎么了?(出去又进来了。)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
理解“入”是什么意思。(结合“出口,入口”)
2、直观演示,学习“开”、“关”
学生看图,根据拼音,试读。
3、看看这两组词,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意思相反的一组词我们把他们叫做——反义词。
4、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我的十分钟: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4个表示动作的字,他们也互为反义词,看看是什么
1、自主尝试,看图,说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2、学习“坐”、“卧”、“立”、“走”,根据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3、四人小组交流,理解汉字的意思(强调“卧”“立”)。
二、交流所学
1、你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
示范:我认识了坐,请大家跟我读——坐。
2、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
(剩下的3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
结合“卧室”“立正”等词语理解汉字意思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一:“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游戏二:“找朋友”老师指字,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3、齐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如何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这些都是表示相反动作的字,我们又叫他们——反义词,
说说:进的反义词?等等。
3、意思相反除了动作之外,还有方向呢?
二、认识汉字
1、(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间?
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从哪里落下?(认识东、西)
2、认识了东西,还有两个方向,谁认识?
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3、“南”:这个字谁会读?(强调读音:鼻音,前鼻音,读准确)开火车
“北”,借助拼音认读。
4、了解,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我的十分钟:
小组活动:
5、除了东西南北,我们还有一种最为熟悉的区分方向的方法,是什么?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三、交流所学
四、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五、总结
1、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认一认
出入开关 坐卧立走
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
智慧瞬间:
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2、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给加点字注音。
鳞次栉比()自给自足()恬淡和谐()
灿若朝霞()情不自禁()变幻莫测()
二、解释词语。
鳞次栉比:
自给自足:
变幻莫测:
安身立命:
不速之客:
三、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
四,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1、 请大家说一说,首先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唤起了父亲心中的一份柔情?
2、作者此时思绪飘向远方,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
3、动物是如此可爱,大自然是如此多情,可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可爱的生灵和美丽的大自然的呢?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仿写)
语文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1、听录音,让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
(板书: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
要下雨了。
……此处隐藏5566个字……>
生2:这部分主要写了夜莺故意暴露身份,引起德国兵注意,并为他们带路。
师:接下来我们读第20~34自然段,这回老师改变策略了,在同学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随时叫停,所以你要凝神地听,看看哪位同学的注意力最集中。
随机解释“凝神”的意思。读后再想想你能象刚才那样概括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吗?
陆续有同学举手后,老师鼓励发言,已经有两名同学举手了,五名了,十多名了,好,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生1:夜莺把敌人带进了包围圈,并向游击队员传递了情报。
师:怎么传递的?
生2:用歌声传递的。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好不好?好在哪?
生3:很巧妙。
生4:夜莺把敌人带进了包围圈,并向游击队员巧妙地传递情报。
师:35自然段,男同学读文我们一起思考段意。
生: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
师:36~37自然段齐读,想这部分又写了什么?
生:夜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四、指导概括,总结方法。
师:课文读完了,老师不但检查了你读文是否正确流利,而且进一步检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知道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看板书)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文章分为了四个大部分(板书:一、二、三、四)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指板书),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写事的文章都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像这样篇幅比较长的也可以叫做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故事情节最曲折,矛盾最突出的部分)、结尾。
像这样写事的文章我们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再加上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试着按照老师教你的方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概括。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次战斗刚刚结束后,在一个村庄旁边的小树林里,小夜莺故意暴露身份给敌人,并为他们带路,把敌人带进了游击队员的包围圈,然后用歌声巧妙地为游击队员传递了情报,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夜莺又重新投入到了新的战斗。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以后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这样概括出来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既完整又简练。
五、提升认识,总结小标题。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没有?
生:完成了。
师: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扫清了字词障碍,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且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看大家的表现这么棒,老师想在这节课的最后提一个更高的要求,你们想挑战吗?
生:想!
师:这一单元的课文比较长,你能把这篇课文的四个部分也概括出小标题吗?
生:能。
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
生:诱敌上钩。
师:概括小标题时要抓信这部分中最重要的内容,选择最恰到好处的词语来概括,这样的小标题才更有具有准确性。第二部分呢?
生:巧传情报。
师:第三部分怎么概括?
生:痛歼敌人。
师: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又该怎么用词呢?
生:重新战斗。
师:缺少一点夜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盼望参加新的战斗,盼望消灭新的敌人,做好了准备,可以用哪个字来形容呢?
生:重迎战斗。
师:太棒了!
六、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师:有了充分的预习我们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有许多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扫除了字词障碍,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还为每个部分分别加了小标题,同学们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吗?(生质疑)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走近夜莺这个小英雄来学习他的勇敢和机智。
语文教案 篇8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知识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三)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日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句意、文意。
2、 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四、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1、欣赏有关狼的图片。
2、今天同学们就跟我一来走进蒲松龄的《狼》。
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故事。 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课件)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培养我们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的意识。
(三)话题研讨
1、课文内容的研讨。
(1)、简单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出示蒲松龄画像)
先出示画像,后学生简单作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停顿。
(3)、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比,加深理解。(出示远教资源视频)
听一听课文的节奏,语气,并请同学们用“ 狼”概括课文各段的内容。
(4)、小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停顿)
板书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自主口译课文。
(6)、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请求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可略作归纳。(教师完成指导)
(7)、口述课文内容,具体落实字、词、句的解释。
(8)、评一评一
补白式对话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对狼的研讨
(1)、辩一辩
先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关爱动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播放一首与狼的关的歌曲。
板书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狼 : 狡诈、贪婪
屠户 : 机智、勇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