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6 08:47:26
关于语文教案(精选12篇)

关于语文教案(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毕、废、购、酒、斤、录、疾、驶、郊、段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了。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能在说话、写话时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二、重点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2.弄清楚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如何修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借题激疑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疑惑吗?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湖含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应注意的问题及方法。

重点指导:驶是翘舌音;废的声母是f,不是h;录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废、疾、购、驶、郊、段等字可用熟字去偏旁、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出示明了)你还能给了liǎo组几个词吗?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汇报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2.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好购、酒、驶、段,注意左窄右宽。

3.及时评议,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2.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能在说话、写话时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二、重点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2.弄清楚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如何修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深入思考

1.学习第一部分。

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小熊提出了什么样的疑问?用画出有关句子,然后反复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2.学习第三部分。

学习第2~4自然段,了解猪先生说的话有什么毛病。

(1)默读第2~4自然段,用~~~~~画出猪先生说的话,再反复朗读。

(2)(课件出示喝醉了酒的猪先生)想像猪先生的神态,可以用课文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表演。

(3)思考:从猪先生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小熊明白了什么?用画出有关句子,练习朗读。(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熊当时的心情,读出小熊的惊喜、兴奋、自信。

(教师揭示学习方法:通过读演悟,你们明白了猪先生的话有什么毛病,并能通过想像,把猪先生的神态、动作演得活灵活现,从中了解到罗嗦就是废话。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3.学习第三部分。

运用读演悟的方法自学第5~7自然段,了解鹭鸶的话有什么毛病。

(1)课间出示自学提示:

1. 用~~~~画出鹭鸶当时说的话。

2. 反复朗读,想像鹭鸶当时的心情怎样?

3. 从鹭鸶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是废话吗?小熊也明白了,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反复朗读小熊的话。

(2)小组内试着演一演这一部分内容,评一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如鹭鸶的话要读得抒情,要表现出他在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时的得意之情。也可以师生合作表演,老师扮演羊站长,让学生向羊站长提出疑问。抓住不准确的形容词,画蛇添足,自相矛盾这些词句反复研读)

4.学习第四部分。

运用学法自学第8~10自然段,了解老猴的话有什么毛病。

(1)自由朗读第8~10自然段,试着完成老师的板书。

(2)(课件出示老猴、羊站长和小熊说的话)学生自由选择练说着部分内容。可以复述,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创造性地表演。

5.对比学习二、三、四部分,引导发现。

(1)对比朗读。(2、5、8自然段,3、6、9自然段,4、7、10自然段)

(2)在小组内说出你的发现。小组汇报,比比哪组的发现多。(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要予以肯定)

6.学习第五部分。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给小熊的工作写评语,并说出你的理由。

(二)回顾全文,得到启示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到了小熊工作干得很出色,老师更想看到同学们比小熊更能干。假如你是小熊,你能帮助这些动物修改他们的废话吗?

(课件出示画面,配乐)

1.我想对喝醉酒的猪先生说

2.我想对站在湖边的鹭鸶说

3.我想对打开院门走进去的老猴说

(修改老猴的话对一部分学生有难度,师生可以合作完成。如:一个老猴归,关门呼呼睡或者老猴独自归,关门呼呼睡)

(三)拓展延伸,完成练习

1.依据情景练习。

小熊毕业后工作干得很出色,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这两天,小熊还收到了同学小狗、小鹿、小鸡的电子邮件呢!请你帮小熊读读它们的邮件,再替小熊回复。

(1)小狗:听了羊站长对你的夸奖和表扬,我们也为感到高兴、快乐。

(2)小鹿: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都知道了你工作干得很出色。

(3)小鸡:我想变成一只大大的小鸟,慢慢地一眨眼飞到你身边,为你小声地高歌。

2.课后收集你平时听过、看过或说过的废话,想想应怎么改。

3.选做题:续编《收购废话》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 ……此处隐藏15098个字……病句的。要想修改病句,首先应该找出病因。(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

a.第一句使用别字。已经表示过去了用“已”。

b.第二句用词不当。衣服可以用穿而帽子只能用戴。

c.第三句分类不当。西瓜是水果类的不是蔬菜。

③学生交流,修改病句,教师小结:

老师以经走了。

老师已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西红柿。

④找到病因后,我们再看书中运用了什么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我们从中认识了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的三种修改符号。

2.练一练,学运用。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我们家离学校很进。

②今年爷爷家种了玉米、麦子、大豆、高粱、松树等粮食作物。

③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学生读句子,用修改法号完成修改,相互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3.我拓展,我积累。

(1)小组交流,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修改符号还有很多,常见的有:

(4)教师总结:修改病句对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虽是刚起步,但只要大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再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巩固、加深,那么,“会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也就水到渠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练习中使学生掌握了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

(四)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①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③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读一读这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这几句都是关于明理的谚语。(板书 日积月累:明理的谚语)

(5)理解谚语的意思。

①小组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谚语的意思,并交流受到的启发。

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a.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不时常拨弄就不明亮,道理不经过辩论就不明晰。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无道理任何地方都行不通。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c.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强弱在于谁的力量大,但长远的胜负还得看谁更讲道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6)学生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2.练一练,学运用:选择上题中的谚语填空。

(1)小刚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明,小明气呼呼地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2)我和弟弟闹矛盾了,爷爷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凡事都要讲道理。”

(3)今天的辩论会开得很成功,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真是(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3.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谚语?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朗读积累:

①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②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③天下的弓都是弯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通过所学课文的具体句段,帮助学生理解童话,交流童话,更具有说服力。修改病句,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较快地了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层层推进,减低难度,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课堂练习过于单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寓教于乐,把枯燥的练习,变得好玩有趣。

  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方法:

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

2、组词

3、延伸: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

2、延伸:让学生换修饰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塘鹅妈妈>

1.让学生自己认字

2.大声朗读。

3.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

《关于语文教案(精选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