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5 08:47:24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近处、每天、哥哥、竹竿、赶快”等词语。认识“筝、溪、客、摆、强”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学过的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户、马、青、母”

2、谈话导入同学们对前边的字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学词学句的第4课,要学会的字跟以前的字有联系,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二、初读字、词、句

1、自读、划出生字。

2、正确朗读字、词、句,巩固字音,了解字义,认识字形。

3、检查初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词卡片或打出幻灯片。

②指读字词句。

三、自学生字

1、小组内互学、交流。如:我知道“护士”的“护”,左边是“扌”,因为护理病人要用手,右边是“户”,合起来还念“护”。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效果,重点指导个别生字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结合句子谈谈对字义的理解。如:“护”,护土的护,就是护理病人。护理病人要用”手”,所以带“扌”。

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立、斤、哥”的笔顺。

立:

斤:

五、指导书写

1、合体字注意间架结构,要写紧凑。

2、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笔顺和占格位置。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钟、零”等8个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珍惜时间。

学法和习惯: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认识一分钟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知识铺垫:①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② 了解一分钟的价值(人、动物、交通工具),收集珍惜 时间的名言警句。③小实验:数一数自己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试一试一分钟能读多少个认识的字;试一试一分钟自己还能做什么。

硬件准备:①歌曲《上学歌》 ②多媒体课件、闹钟一只③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引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一动不懂地站立,看谁坚持的最久。一分钟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2、交流课前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

3、说说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4、启发思考。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元元同学仅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同桌互相检测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

①检测生字认读情况。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带领学习要写的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重点

记字形,理解字义。)

4、识字汇报。

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正音。

5、识字方法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如:

①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哈、悔、叹

②熟字去偏旁:“抱”去掉“提手旁”变成“包”

③猜字谜:大门里边是市场(闹);两个儿子(元)走了一尺远(迟); 每次少两点(欠)

减字法:“歌”去掉“哥”变成“欠”

组合法:“二”+“儿”组成“元” “ 口”+“合”组成“哈”

6、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小组分自然段读。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小黑板出示8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示范。

重点指导“包、闹、迟”。注意“包”竖弯钩的写法,里面的笔画要封口。“闹”的“门”要写大一点,里面的“市”不能“冲出门外”。

“迟”的走之要平一些托住“尺”,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3、学生先观察这三个字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4、指导独立书写“欠、元、钟、叹、哈”。

教师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 出示课后“找找说说”的内容。指名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组词。教师贴出词语卡片。

②摘词语比赛。学生选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小组说,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好的句子可放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体会思考: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2、指导读元元的话。(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 交流: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② 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和无所谓的语气。

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4、自学课文2~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读后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李老师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①观察书上的第二幅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② 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③元元这时候心里会怎 ……此处隐藏9958个字……一个什么道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现画出有几个自然段。(教师 巡视指导)

(2)抽一男生朗读,其余学生 评议。

(3)抽一女生朗读,和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师生评议。

(4)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生自由提问)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学生 自由朗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读,议议,练练。]

(1)抽生回答学生 在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教师 点拨。

理解“井沿”:

问:这个词在哪个自然段?抽生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联系图想一想什么是“井沿”?(出示“井”图,抽生说“井沿”在哪儿?再抽生指“井沿”在哪儿,并把小鸟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摆一摆)

[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

理解“无边无际”:

这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请找出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句子,生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出示句子“我飞了一百多里”,并指导朗读)

过渡: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在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哪些话是大话?

理解“大话”一词。

过渡:“大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还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

[从理解“无边无际”到理解什么是“大话”,教师循着学生质疑的顺序依次解疑。并对每个疑问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己见,尊重不同意见,直至理解到位。]

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男女分角色朗读。

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俩在争论什么了,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3、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教师提出了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代替了本来想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内容。这种启发式教学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学,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体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为思考题“学了这篇课文,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奠定了基础。]

(1)找小鸟说对的原因(同桌讨论)生讨论后教师 小结。

(2)找青蛙说错的原因(联系图想)抽生回答,教师 点拨。

①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② 从“笑”字可以看出青蛙自以为是。

教师 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逐步认识了青蛙的错误,进而深究“坐井观天”的含义。]

上课前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揭示寓意)

[教师对应课题,又联系课前课后,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创新,深化理解。

1、齐读课文。

2、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天会是怎么样的?它会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四、教师 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割、翅、膀、珠、忙、淋、连、雷8个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词语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下雨了

让学生读:下雨了。

2、板书:要用红笔写。

让学生读:要下雨了。

3、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到想知道?

三、初读课文内容。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标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4、电脑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

①出示:

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

③出示会认字:yāo要

④出示词语:小兔弯腰直起捉虫飞得高往家跑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听他们读音是否正确?

6、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燕子、鱼、蚂蚁)

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

第二幅图:(4、5、6段)

第三幅图:(7段)

第四幅图:(8段)

9、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板书:低飞

游到水面

搬家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