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条文罗斯福夫人的过程,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才能为生活赋予价值,增添欢乐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向罗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问题?罗斯福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的第一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1)作者当时的身份。“初出茅庐”产什么意思?
2)当得知让自己去采访前总统夫人的时候,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当责任编辑肯定了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样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四个字的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全班讨论
1、整个采访过程是哪几个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罗斯福夫人什么样?“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不可磨灭”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抛出的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是什么?“我”预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罗斯福夫人为什么选中了作者呢?你怎样理解罗斯福夫人的这番话呢?
6、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作者有什么收获?什么是“座右铭”?
二、总结课文
1、罗斯福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2、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课文中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决定:初出茅庐 采访
准备:扎进 寻觅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访:走向生活 广交朋友
收获:获奖 座右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顺序填写小写字母。
2.区别三组由形近偏旁组成的字,并正确组词。
3.给句子加标点,根据标点读出句子的语气。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熟记4个成语。
6.朗读、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7.看图说几句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渎题目。
(2)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背诵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顺序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2.指导。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导朗读。
(2)集体背诵《字母表》。
(3)分组比赛背诵。
(4)"开火车"接背《字母表》。
3.练习。
(1)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4.反馈。
(1)检查填写情况。
(2)出示"b"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 "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体读填写的小写字母。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读。
②按左右结构的顺序说说"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守"和"丰"这两个偏旁的差别。(只有一点之差)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层。
①指名读。
②按半包围结构说说"房"和"层"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户"和"尸"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房"和"层"的意思。
(3)出示卡片:写一家。
①指名读。
②按上下结构说说"写"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辨"一"和"山"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练习组词,弄清"写"和"家"的意思。
3.练习。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指导学生在方格里照样子抄写。
4.反馈。
(1)检查学生抄写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再读一读这一组词,巩固字形字义。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要求,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标点符号歌》,朗读复习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指导学习第一句:"西湖风景真美呀"。
①让学生认读,读好"呀"的语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感叹号)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练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指导学习第二句:"这是不是菠萝"。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认读,读好"是不是"的语气。
③根据疑问语气和句子的意思练习加标点。(句后加问号)
④学生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4)指导学习第三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①学生认读。
②教师引读:万里长城是--
③根据句意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句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陈述语气。
(5)指导学习第四句:"妈妈 这个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饺子"。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弄懂句意。
③练习给祈使句加标点。(中间加逗号,句末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此处隐藏1028个字……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阅读材料:《在人间》片断。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作品,导入新课。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凡卡
二、检查预习:
1.通读全文,认读生字词。
2.说说你对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三、快速摸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凡卡的学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内容中反映出来的?
根据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四、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
1.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能会这样概括:
生:凡卡受不了学徒生活了,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村去。
生:凡卡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生:凡卡受不了了,只有死路一条了,哀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2.抓住“指望”,体会凡卡生活的无望。
(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谁来说说,“指望”是什么意思?
(1)九岁的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
他一定指望着到鞋匠这里学会做鞋,能够有一样本领,来养活自己。
他想挣钱,让爷爷和他都过上好的生活。
他们一定以为,在大城市是比较好生活的。
他可能还想,莫斯科是个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贫穷,离开乡下。
他还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卖很多的钱,当一个有钱的人。
(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现在,刚来到这里三个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能从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吗?细读凡卡的信,画出有关的句子进行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凡卡的生活,抓住具体事例和句子,体会凡卡没有指望的生活。
以情激情,引导学生读好凡卡饱含悲情的信:是啊,这一切的一切,把小小的凡卡心中的指望砸得粉碎。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生活在这一群冰冷的残酷的人中间,弱小的他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爷爷救救他,救他离开这个魔鬼般可怕的地方,因为他已经看到死在向他招手了。凡卡的信,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是这个穷苦的乡下孩子的呐喊!是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控诉!请把这封信有感情地读一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和痛苦心情。
(3)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灭了,又产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他乞求爷爷的话和对未来的设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围绕凡卡的梦,两次续写,体会凡卡梦的含义。
1.读凡卡的梦: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梦为心声,我们看看从凡卡的梦中会感受到什么。
读凡卡的梦,注意省略号,接着设想延续的梦境,体会凡卡的美好而急切的心情。
2.凡卡的梦会变成现实吗?细读凡卡回忆部分和叙述部分,抓住有关事例和句子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重点:
*醉醺醺的邮差,不清楚的地址,使信无法寄到爷爷手中。
*即使寄到,他的梦也依然只是个梦而已:
在凡卡心中乡村生活的美好,其实蕴含着贫苦,更衬托出来的城市学徒生活的悲惨。
爷爷的年龄、做的事情都不足以养活一个渐渐长大的孙子,把孙子送到城里,是爷爷唯一的选择和希望。
3.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几几句想说的话。体会凡卡终究梦碎现实依旧的悲惨命运。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作品为什么这样打动人心?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可以通过假设引导:
假如没有回忆……
假如没有对凡卡写信过程中的动作描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火车的故事
综合课
1 认识“郊、 列”等 14 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识记生字
朗读课文 书写生字
朗读感悟
生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今天一起学习这一课,你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火车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 、听录音,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3 、检查识字情况
三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 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飞驰而过”。
2、 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了解了什么?理解蒸汽机 内燃机 电力机车 磁悬浮火车
朗读领会
3、 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理解“夕发朝至”
爸爸还说了什么?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高原。”
4、 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学生读生字卡片
2、 游戏 :师读一字,生快读相应的卡片,再读词语。
二 书写指导
动 发 成
1、 观察字型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 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的书写。
三 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火车 磁悬浮火车 新型火车
(科技发展)
教后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