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20 19:22:35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八个一类字,理解“逼视、炼狱、蒸发、湮灭、壅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感情,学习作者的写法。

二、难点及重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了解托物言志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主教案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打一植物。

2、板书课题:

3、从谜语中,你感受到胡杨有哪些特点。

4、出示胡杨的课件。

5、导入新课学习。观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再去文字中感受胡杨之美。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

2、利用工具书或其它书,尝试自已理解。

4、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

区分并掌握字的写法:摧-催;燥-躁;椭-随;练-炼。

理解字义:森森然;炼狱;干燥;湮灭;壅住。

三、先读读含有这些字词的句子,再整体读课文,比一比,是否比第一次流利。

四、默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了解,并整体感知。

1、说说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再读一读,谈一谈。

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3、齐读中心句,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深入学习课文,了解胡杨的特点。

1、默读全文,找出概括胡杨特点的关键语句。

胡杨是沙漠里的巨树。

胡杨倒下了一千年不烂。

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烂。

二、赏析课文,感悟胡杨的。

1、学习第2-4自然段。自由读,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胡杨是沙漠中的巨树?

(1)从课文中的描写,理解胡杨外形之“巨”。

(2)抓重点句理解:大生命是搬不动的,更是不可肢解的。(胡杨坚不可摧,强不可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学习5-6自然段。

A、指名读,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一千年不烂的?

造成胡杨千年不烂的原因是什么,找课文中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B、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感最深的句子?试着读一读,大家来评一评。

3、自学第7-8自然段。

老师谈谈自已的感受:即使一棵胡杨倒下了,那也是一声轰然的巨响;那也是一幅壮美的画面;那也是一首不屈的乐章!

4、朗读7-8自然段,读已的感悟来。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再读中心句,说说此时你心中有何感受。

2、出示胡杨的画面,此刻,你想对胡杨说些什么?

四、课文的特点,加深理解托物言志的方法

板书设计:

千年不死

胡杨 千年不倒 力不可催 生命不朽

千年不烂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单韵母,学习三个单韵母的发音。

2.和学过的熟字“马、伯、禾”读音相联系,让学生体会a、o、e在音节中的发音。

3.观察四线格内韵母的字形和位置。

4.学习四声,认识四个声调,能正确读出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出三个单韵母及它们的四声。

教具准备:

三幅主题图及“a、o、e”的字母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丁丁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丁丁非常喜欢他。一天小弟弟突然感冒了,丁丁急忙带他去看医生。出示主题图大家想:医生给弟弟检查嗓子时会让他干什么?

二、活动(一)

(一)出示单韵母a

1.你认识它吗?指名读。

2.你能带着大家读吗?会读的学生带读。

3.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

4.你是怎么记住单韵母a的?(学生发挥想象,可以对照着图说)

5.谁能根据a的样子给它编个顺口溜?

嘴张大,就念a,我要做个发明家。

6.现在用你喜欢的顺口溜记住它。

过渡:丁丁家养了一只大公鸡,每天早上催人们早早起,它是怎么叫的呢?

(二)出示单韵母o

1.你知道它怎么念吗?学生念,师要及时纠正发音。

2.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读吗?

3.指名带着大家一起读。

4.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能编个顺口溜吗?

嘴一缩,就念o,学习拼音好处多。

过渡:我们一起认识了两个单韵母,老师这里还有个新朋友想跟你们认识。

(三)出示主题图3

1.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出它的音。

2.你愿意教不认识e的同学吗?(学生可以自己找同学教)

3.你愿意让同学检查你的发音吗?指名读。

4.编个顺口溜记住它

嘴一咧,就念e,我爱跳舞爱唱歌。

三、活动(二)巩固发音

1.说悄悄话:师出示a、o、e的卡片,1、3、5组的同学说,2、4、6组的同学听。然后交换。

2.做抢读游戏。

课中休息

四、观察三个单韵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师:你们想看看a、o、e在四线各种的位置吗?师板书,说明以后会教大家写的。

五、活动(三)复习学过的字

1.出示带拼音的“马、伯、禾”字,这些字读什么?你们看,它们的拼音里有你认识的朋友吗?

2.你再读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字的尾音和所学的单韵母的发音相同;也许有的学生会发现声调。)

六、活动(四)学习四声

1.学习四声:汉字的字音是有声调的。出示“a”的四声,谁会读?

2.自己试试读“o、e”的四声,不会的同学找会读的同学学学。

3.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能记住四声的好办法,愿意学吗?教四声谣,边教边出示手势帮助学习声调的变化。

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

二声由中到高往上升

三声先降然后 ……此处隐藏3331个字……、后、左、右”

(4)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背诵后,再背给同桌听。

(6)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学习新偏旁“ 、 、 、 ”,说一说偏旁名称。

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读词说句认字。

五、作业布置:

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一背。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见到影子。

六、板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9. 影子

左 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4电6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2、大组交流: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1、复习“飞、鸟、马”。

(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还记得这三个字吗?

(2)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字。

(1)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2)第一笔应该写什么?

(3)比较“飞”与“九”,跟老师书空。

(4)描红,防写。

3、学习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2)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3)按笔顺书写。

(4)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练 习

1、加一笔,变新字。

口—( ) 十—( ) 乌—( )

木—( ) 兔—( ) 二—( )

2、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鸟 马

(1)( )儿在天上飞。

(2)( )儿在地上跑

五、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六、板书设计: 鸟 马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字:认识10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写字:书写8个生字。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5、进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感悟儿歌的情感,并有节奏地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过春节的时候,你觉得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大声讲给同学听。

2、出示元宵,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元宵节)

3、你们对元宵节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其民俗活动在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元)月十五日夜(宵)举行。元宵节还叫“灯节”。正月十五夜,街上到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的花灯上有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象征各民族的大团结。)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点评:

①元宵节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历,而且刚刚过去,记忆犹新。课堂开始就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②学生通过自己查找元宵节的资料,从而培养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

③学生通过元宵节的经历,可以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体会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点儿。

2、老师大声读课文,你们做好指读姿势,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3、同桌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助。

4、自己练习读儿歌。

5、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

点评:

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评价,体现了课堂上师生、生生都是平等的。

学习生字:

1、元宵节虽然过去了,但是老师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元宵”,请大家品尝。

我带来的元宵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请你们先把“元宵”背后的字学会了,才能品尝到元宵的味道。(同学们认识的读读就行,把较难的字贴在黑板上。)

2、在课文中读一读大家都认识的生字。(出示课件)

点评:测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已知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另外,采用“元宵”进行测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记忆这些较难的生字。

4、反馈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刚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字问题较大。(出示:“吃”、“团”)

请小老师教学生字,说一说记忆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三)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团、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四)游戏。

摘灯笼的游戏。

方法:能正确读出并能组词的同学可摘到小灯笼。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