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5-11-05 08:47:25
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识字8》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行是“鸟”和“隹”旁组成的新字,与鸟类有关;第三四行是带“月”旁的字,分别与月亮和肌肉有关。识字中还配有“鸟”“隹”“月”字旁的演变图,以及词语所指事物的具体形象图。四组词语连起来,是一篇适宜朗读的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鸦、杜、雕、雁”,认识了解6种鸟。

2、认识新特殊偏旁“隹”,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正确、流利朗读词串,能对带“鸟”和“隹”字旁的字进行归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4、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说重点难点:区别“鸟、隹”两个偏旁所表示的不同含义,识字、写字。

三、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拉近与儿童的距离,激活儿童的思维。所以,我努力创设一个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积极愉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2、直观教学法

根据低年级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拉进学生的距离,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朗读体验法

朗读时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像,读中培养学生的韵文语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识字、写字外,我还注意抓实人文熏陶线和言语实践线,力求在教学中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情导课:

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亲密的朋友,喜欢他们吗?平时你都喜欢哪些鸟儿?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识字8,和一群可爱的鸟儿交朋友吧。(谈话形式导入,自然引出课题)

(二)、看图读词,学偏旁识字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进入文本规定的情境,构建话题,形成阅读期待。我努力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今天有六位鸟朋友来我们课堂做客。瞧,他们来了!请打家瞧瞧,说说你认识哪些鸟儿?”

先借助插图认识,再借助拼音准确读出鸟儿的名字然后强调难读的字音,去掉拼音自由练读等达到看图读拼音学词的目的。

(三)认识偏旁,了解演变。

首先让学生比较两行词语,发现每一行的词语中红色的字有什么小秘密?然后课件打出(带有“鸟”字旁和“隹”字旁的字)自主提问:你脑海里有什么疑问啊?是啊,这些字宝宝同样都表示鸟,为什么有的是“鸟”字旁,有的是“隹”字旁?共同探究:

边说边演示:看,这是一只飞翔的鸟,古人很聪明,看到鸟就照着它的样子画下来,有嘴,有爪,特别是尾巴长长的,渐渐地鸟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鸟”,它既是一个字,也可以作偏旁用,当它做作偏旁时,一般指长尾巴的飞禽。瞧,乌鸦,杜鹃,海鸥他们都有长长的尾巴,所以都带有鸟字旁。

同样是这只飞翔的鸟,有的古人照着它画成这个样子,渐渐地隹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隹”,。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偏旁朋友,他叫“隹”字旁,跟老师读,你们看,他和哪个字很相似?(住)对,住字多一横就是隹。

带有“隹”字旁的字,一般指短尾巴的鸟。像大雁、麻雀、老雕这些鸟儿尾巴较短,所以都带有隹字旁。

比较发现、提出疑问、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中认识并区分清楚了“鸟”“隹”字旁。

(四)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在认识了这“隹”这个新偏旁后,顺势学习了带有隹字旁的两个生字宝宝“雕,雁”。首先引导学生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然后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很快就把这两个难写的字掌握了。在学习“雁”时,为了帮助学生和同音字“燕”区分,我出示了一组词语

鸿()传情()尾服家()

泥融飞()子()过留声大()

让学生选择填空,并讲解了这两个字在用法上的不同,即:雁与思念有关,燕与报春有关。

(五)资料补充,由词及物,训练说话。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鸟类,我提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到的鸟儿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可以讲喜欢的鸟儿的故事,可以说鸟儿的特点,也可以了解鸟儿的作用、精神等。在了解中抓好“人文熏陶”“言语实践”,学习到鸟儿的精神品质。

语文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三首》中的《短歌行》。

一、“说”教学构想:

1、渗透两个原则:①诵读是诗歌学习、品悟的基础②让学生结合诗句自己讨论分析,既要读出“作者”,也要读出“自己”。

2、对学生来讲,这一首诗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是一个学习难点,应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解读诗歌意象等角度来理解。

3、全课教学过程整体构思:通过初次诵读,让学生基本熟悉诗歌内容→师生共同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其思想感情→结合德育目标的要求,深入体味曹操的“忧”情。

二、“说”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7首有代表性的诗歌,它们包括:《两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这些诗作不管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成就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也为了唐代诗歌高潮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诗歌,如果能掌握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不同作品在创作方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点,那么对后边的诗歌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这一目标要求,我认为这节课应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例如,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各抒己见,谈一谈曹操到底“忧”什么?);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此处隐藏7353个字……、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如梦令》。

【选做题】

1、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读一读或唱一唱。

2、选择词中三幅画面中的任何一幅,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乐

一滩鸥鹭

好的`板书应该做到紧扣中心,简洁明了,所以我这样设计围绕醉字,紧抓三个画面展开想象,表现作者内心的快乐,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地印象。

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一枚金币》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心痛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给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接着讲述了母亲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儿子受不了的故事。通过本单元和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二、说学情

这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易懂,但要明白其中所揭示的道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因此在孩子的心中,金钱来的很容易,于是出现花钱无计划,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孩子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三、说设计理念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体会文章内容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第2、5、8单元的“金钥匙”中辅导过如何画出重点词语,如何品词。本文的教学我引导学生通过画重点词品味重点句,体会人物心情,理解课文内容。如在体会父亲的受不了时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辛勤劳动和懒惰、省吃俭用和花钱如流水,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理解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在体会儿子的受不了时抓住“挣”“当牛做马”“苦差事”“整整”,体会儿子挣钱的辛苦。抓住“忙跑”“抓”“大声叫”等动作,以及儿子大声喊出的话体会儿子的受不了,对这枚金币的珍惜。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对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深入解读,我找到了“受不了”这个切入点。通过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朗读感悟。通过对这个词的品析,辐射到对整篇文章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的感悟。可以准确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合作学习是课表提倡的新理念之一,但由于本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没有过难的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问题。所以我只是把合作学习放在了分角色朗读这个环节。小组内读,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读、评、说的机会。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评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通过对课标、教材、学生的解读,我在第二课时设定了以下目标:

1.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感悟文章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3.引领学生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初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让学生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整堂课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在分析父亲、儿子个性特点学生后,很自然地得出了父亲“受不了”的原因,紧接着找文中的另一个受不了以及他受不了的原因、受不了到了什么程度。这样的设计脉络清楚、条理清晰。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上入情入境,声情并茂的朗读,很自然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懂得去珍惜。

(二)扎扎实实促发展

教学中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辛勤”“省吃俭用”和“懒惰”“花钱如流水”,使孩子们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理解到父亲受不了的原因;抓住“苦差事”“当牛做马”体会了劳动的艰辛。抓住“忙跑”“抓”“大声叫”等动作以及儿子大声喊出的话,体会到了儿子的受不了,对这枚金币的珍惜。儿子做了哪些苦差事的补充想象;根据课件中的关键词质疑,都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堂是听、说、读、写的主阵地。这堂课以“读”为主线,创设了大量的速读、默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等读书的环节,使学生走进文本,品析词句,走进人物的内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读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在读中学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味情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引领学生能力的发展。续写的设计为学生找到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学生因需而写,有话可说。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对课标的认识、依据对教材的把握,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的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2.学习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1)浏览全文找另一个“受不了”:是谁受不了?他是因为什么而受不了?

(2)默读课文,勾画描写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不同反应的句段。

(3)交流反馈,引领学生明确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不同的反应。

(4)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知道父亲第一、二次扔进火炉的金币都是妈妈给的所以儿子毫不珍惜,满不在乎。第三次扔的金币是他自己挣的,所以他受不了。

(5)分角色朗读课文21---28自然段,初步体会儿子的受不了。领悟父亲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的用意。

(6)深入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谈收获

2.赠名言

(四)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劳动最光荣》的视频歌曲可以更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要珍惜劳动成果。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本文的主旨,而本课的主旨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获得的,重点词语的板书清晰明了地呈现了课文中两位主人翁的特点以及他们受不了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建立形象,认识人物,体会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珍惜)

父亲儿子

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受不了

扔挣

《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