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5-10-20 13:01:23
关于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关于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语文园地七》,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个部分。

在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的标准导读》之后,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的词语;日积月累第一项让学生通过熟字+偏旁认识新字。第二项读读背背要求背诵表现友谊的五句诗。这两大部分内容编排有规律且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既体现了新课标重发现、重合作探究、重积累、重情趣的理念,又突出了本组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是单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二、学生情况分析

只有从学生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我分析了学生的情况:

1、三年级的学生处于9到10岁之间,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喜欢新鲜事物,又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积累,加上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度不一,所以,教学中宜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学习兴趣。

2、而在成语学习方面,经过之前的持续学习,有一定的成语储备量,学生已经知道成语有多种形式,例如AABB、ABAC等,也初步具备了发现成语规律的能力,喜欢积累,因此学习的兴致比较高。亦喜爱诵记古诗,但分类积累习惯尚未形成。

4、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字词学习,已经掌握了较好的认字方法,可顺利地拓展形近字,以增强系统识字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发现成语、诗句的规律,积累好词好句。

(2)巩固识字方法,掌握生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背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1、考虑到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发现生字、成语、诗句的规律。

(2)掌握生字,积累词句。

2、又根据本学段学生的情况,确定了以下教学难点:

能将生字、成语、诗句学以致用,并学到一些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独立,没有密切的联系的,为了把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语文园地,积极引导学生以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采取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积累、拓展。

本课的设计由五个环节组成:一创设有趣的语文园地,二游百花园学习我的发现,三游生字娃娃园学习读读认认,四游古诗园学习读读背背,五回到收获园,总结收获。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是这样阐述的:针对儿童蕴藏着学习的

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心理特点,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我采用这一理论,利用多媒体画面和音乐,创设了有趣的语文园地,分别为成语百花园(我的发现),那里鲜花盛开,成语在花朵里摇摆;生字娃娃园(读读认认)的生字则会使变身术;古诗园(读读背背)里有情境交融的图画,令人流连忘返。我又利用小火车开动的歌谣加动作,引领因学生在不同园地之间学习。因为这些情境新颖,符合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奇的心理,可以使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盈然,不知不觉地进入游戏中主动学习。

(二)自主发现,多种形式积累,突出教学重点

新课标中说: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据此,我在每项内容教学时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发现、探究知识的规律,背诵积累知识,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成语、生字和古诗三个园地中,都设计了类似的流程:

1、

读一读,同桌互帮互学。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学困

生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等减轻学习困难。

2、

自主发现规律,组内交流,再到全班交流。我分别设计了以下

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A、在学习AABC式词语时,提问你能发现成语的秘密吗?B、在学习生字时提问每组的生字与熟字有什么特点?C、在读古诗时要求体会这几句古诗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但老师不做过多的引导,而是通过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来解决。

3、

比一比,比赛积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又十分强调丰富语言

的积累,其中加强背诵是积累的好办法。为了让孩子熟读成诵,我安排了1分钟背成语比赛,在情境中背古诗,同桌、男女生比赛等多种游戏方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评出背诵大王,使课堂效率提高。

(三)趣味拓展,学以致用,突破难点

语文学习应该得法于课内,走向广阔的课外,我在每部分的教学都进行了拓展,如成语百花园(我的发现)的教学,我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花朵卡片写AABC的词语,并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在生字娃娃超级变变变的教学中则使用一个部件+不同的偏旁来拓展字,渗透形声字认字规律;读读背背则用友情古诗送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等,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形成自觉运用、积累知识的习惯。同时配合布置课后作业:收集各种形式的成语,收集表示友情的诗句,并定期检查评价积累情况,展示优秀作业。

附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百花园:AABC式词语

花朵贴图(拓展词语)

生字娃娃园:新字=熟字+部首

一字开花贴图

古诗园:友情诗句

贺卡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于永正老师说过:“情要在读中悟,法要在读中悟,理也要在读中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学习默读,通过多种读书方式,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二、说教材及学生情况

本课时教学内容来自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讲述了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虽然提到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专业词语,例如 ……此处隐藏6298个字……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不例外。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我期望首先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我经过提问的方式来开启这一堂课,我能够问“同学们有没有人种过树”,或者“有没有人养过小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然后再问问他们“小鸟和大树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基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能够引出本篇文章的资料,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梳理文章大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会先让学生们自我阅读课文,把文章中出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挑出来,大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学之间能够相互解决,然后再由教师自我进行示范诵读,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读完文章后要对学生读错的重点字词进行加强记忆,能够在黑板上加以书写,并带领同学多读几遍,以保证字音字形的正确。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经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资料。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通读完课文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来说一说本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最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再进行明确: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大树听,可是冬天鸟要飞回南方过冬去,鸟答应了大树,等明年回来时还要唱歌给大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大树的时候,大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终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为了履行约定,应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紧之后我就会提问,这个故事里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呢能够依次找同学来回答:这个故事中一共有5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小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小鸟和大树是最先出现的,小鸟给树唱歌,并且在临别之际约定来年再唱歌。

然后是小鸟和树根又出现了,小鸟第二年回来之后只看见了树根,大树却不见了,于是小鸟向树根询问大树的下落。小鸟和门先生也一齐出现了,鸟按照树根的指示找到了山谷的工厂里,在工厂里,它遇见了门先生,门先生又告诉它大树被做成了火柴运到了村子里。最终是小鸟和小姑娘一齐出现了,小姑娘告诉小鸟,大树做成的火柴点亮了煤油灯。以上就是文中人物出现的场景。

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小鸟内心境感的变化,我会让小组分主角朗读课文,体会小鸟以及其他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以及小鸟在应对每个人时不一样的心理变化。如小鸟和大树在一齐时是开心欢乐的;在大树被砍,小鸟去找寻大树的踪影过程中,小鸟是焦急,急迫的;在最终得知大树变成了火柴点燃煤油灯之后,小鸟是悲痛难过的。

最终,我们找同学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或者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每个人体会到的可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说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人说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还有的人说要无私奉献。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我的感受和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的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是能够的。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同学们继续深刻体会文章情感,在班级内找人分主角朗读课文,读出各个主角的语气,能够让同学们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进取性,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同学们将文章体会到必须程度之后,我会让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都在想些什么,同学们能够互相讨论,交流一下自我的想法。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的自主性很大,每个学生体会到的情感不一样,那么他代入的主角也会不一样,从而想法就会不一样,这个环节教师就需要给予同学鼓励,让他们大胆发挥自我的想象,发散思维。

(五)作业小结

同学们在进行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还需要课后相应的复习与巩固,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的掌握。为此,我针对本节课的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布置了相应的作业。一是让同学们课下练习课后生字词。二是把这个童话故事用自我的话讲给家人听,并且和他们交流自我的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资料的浓缩。经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去年的树

鸟儿:实现诺言

珍惜友谊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激各位考官聆听!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说教材]

我说课的课题是《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歌。全文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有趣。“彩虹”是小朋友日常生活很常见但又很神秘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小朋友学习的兴趣,激发小朋友的求知欲。

[说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三个环节,并说出自己所想的内容三个环节,它是地达到了识字、读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小朋友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小朋友充足的时间,选读诗歌中自己想读的小节,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

3、培养低年级小朋友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如“彩虹还像什么?”“你走过彩虹桥,还希望能看到什么”训练了小朋友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小朋友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小朋友广泛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充分去青铜自己,小学语文教学视频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节诗歌。激发了小朋友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小朋友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小朋友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小朋友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彩虹的资料,并教小朋友在课外“人造彩虹”,让学习大胆尝试,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关于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