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图腾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图腾观后感 篇1我是做低碳方面工作的,所以,影片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当荧幕出现追杀草原狼,将小狼高高抛向空中时,当将枪口对准美丽的天鹅时,当人们将美丽大草原改做农耕时,我感受到了影片中对自然界环境被破坏的悲怆感情,我的心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得越来痛。环境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世界水资源缺失、物种灭绝等问题也许我们这些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没有切身感受,但是其实它们每一天都在发生。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是一个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现实问题。影片从不同的民族文化去进行科学与时代的探讨,让电影充满浓郁的情怀,让人们懂得尊重自然。感谢导演在展现人与狼情感、矛盾情节的同时,揭示了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大命题。从而使影片的震撼力更强大。
祝贺绍峰主演了这么一部意义深刻的史诗级大片,而且演得相当精彩。影片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是绍峰的眼神。从刚到草原时的迷惘,到被狼围困时的惊吓;从对狼产生敬畏想养狼的探究,到掏到狼崽时的那充满欣喜的笑意;从狼咬了他后怒斥狼时的气愤,说出你真是一只草原狼啊,到最后和小狼告别,高呼小狼,而天空出现那图腾时流出激动的泪水。那眼神的变化带我们走进这部影片的世界里,真挚而感人。感谢绍峰他把人与狼之间的感情演绎的是那么真实。影片的最后,陈阵跟小狼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的眼泪也不自禁的流出。
电影《狼图腾》观后感电影《狼图腾》观后感
非常感谢制片人王为民、感谢阿诺导演、感谢主演冯绍峰、感谢驯兽师安德鲁、感谢那些狼们、感谢整个团队,为我们呈献了这么一部真正意义上大片。为了这份感谢,我也算是拼了。从开拍开始就在给公司的人介绍狼图腾拍电影啦,回头都去看吧,真正的狼拍摄,导演是国际导演,主演是冯绍峰。然后,跟家人也说,跟朋友也说,弄得大家一见我就先问电影拍得怎样啦,什么时候上映。特别献映开始时,我们正在外面开会,会议结束拉了公司几个同事直奔电影院,回来的车上还向公司的其他人宣传,让他们去看,还帮助查哪些影院有卖。有种全公司动员的感觉,一些人表示,春节等回到家,一定和家里人去看(公司里有许多人家在外地)。包括看过的人都说,回家再看一场,弄得我激动的一直平静不下来。大年初一一早就去看了,今天(初二)又请姐们儿们一起看了。所以,折腾到这会儿才把电影感受写出来。
狼图腾观后感 篇2草原上生长的黄羊本身便是狼群的猎物,只有捕食到足够的猎物,它们才不会去骚扰牧民家的羊,而黄羊的产量也因为有狼才不会过度生产,导致草原泛滥成灾,也因为有狼,草原上的黄鼠、野兔也不敢肆虐草地,这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是不容破坏的。
然而在北方草原,一群自以为是的外来户在草原上发展农耕作业,导致大片草地被破坏掉,被沙漠化长不出草,最终整个北方草原闹饥荒。为了生计,他们便跑到狼群储存好的猎物阵地里搜挖黄羊,当他们几车满载而归的时候,狼群在不远的山顶上怒视着他们离开。这是为狼群报复而埋下祸根。
狼的食物被人类一抢而空,且他们还要挨过一个冬天才能有猎物捕捉,可想它们这个冬天是有多么难熬。可是人类的残忍还不仅于此,冬天一过,他们不顾当地老人的劝阻,便迫不及待地掏狼窝抓狼崽,并将抓到的小狼崽奋力向天空一抛,小小的生命便垂直撞在地面上一命呜呼。
这一具具幼小的尸首摆在面前,却激不起人类半点良知,反而是贪婪大大地被激起来了。是的,这些小狼崽身上的狼皮定能卖不少钱呢,贩到国外给那些贵妇们做衣服就更赚了呢!而此时的狼群中,母亲们一个个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悲嚎震荡在草原天空上。自然,随之而来的是狼群的报复,而这次的报复凶猛无比,让人类损失惨重,甚至付出了生命。
在片中的最后,人类对狼群进行猎杀,其中有两只年迈的老狼被围堵在山顶上,一只老狼毅然走到山顶崖边纵身跳下,另外一只迅速跑进一个狼窝里不断地刨着头顶上的石土,在猎杀队的群犬追赶到前,狼窝崩塌,老狼也埋压在石堆下。还有一只最后被捕杀的狼,被几辆汽车一路追赶着,最后实在没力气跑了,便在山坡石堆旁停下,可是神情没有丝毫的恐惧与胆怯,而是以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姿势向敌人低吼。即使已精疲力竭,也要像个战士一样死在战场上。多么悲壮的举动,这三只狼的死深深震撼了我,它们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它们的骄傲与荣誉。
狼虽凶残,但是它们活得却很有尊严。它们身上有许多足以让我们敬畏和学习的优点。它们组织团结性很强,机智又能忍耐,它们抓捕猎物时,总是能耐心地选择最佳时机出击,给敌方一个致命的打击。通过这个影片,才让我真正了解了狼的高贵,它们是贵族,真正的贵族。
狼图腾观后感 篇3我们学校观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是《狼图腾》。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汉族知青——陈阵在蒙古的额仑草原,跟随睿智、崇尚腾格里和狼图腾的毕利格老人和一些见多识广的蒙古人,在这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渐渐地崇拜上了狼图腾。窥视狼群狩猎、见识狼群偷袭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临了狼灾······这些让陈阵记忆犹新的事情慢慢扳转了长期对狼的不良印象,他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智慧、顽强、忍耐、谨慎、有冒险精神的一个似乎有形却无形的灵魂。这灵魂让他着迷,让他不停的探索狼的奥妙。当他看见老练的狼王带领身经百战的狼群,弹无虚发的狩获大量的猎物时,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种。种奇怪的举动所迷惑:狼群很有耐心,从不打无准备之战,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当他看见狼群陷入一个个艰难的窘境,却丝毫不胆怯、不退缩,反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他又为狼群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智慧而赞叹。狼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动物!它的智慧无人能比,它的组织能力超于寻常,它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仿佛与身俱来!它并非人类所想的那么坏,其实,在蒙古族人的眼里,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陈阵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领悟到,狼图腾是一个强大、神秘、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图腾,它能在冥迷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信仰,让狼——这个并不凶恶反而能让人痴迷的灵魂铸进人的心。
世上曾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成吉思汗只有区区几万大军,却能够横扫东亚,建立一个强大而神秘的王国?许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认为: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草原人。一个草原人,是必须与狼打交道到的,而与狼打交道,不知不觉中,狼的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成吉思汗的思维中。无论是狼训练的方式,还是狼打仗的计谋,或者是狼的毅力、勇敢、思维方式,都将给成吉思汗带来不可小看的威力。
从这部《狼图腾》电影,我们体会到了狼智慧、勇敢、团结的精神。这部电影,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们要学习狼 ……此处隐藏6419个字……凶残以外,更多的是当做一个古老而颠沛的族群来塑造,导演抓住了观众难得的怜悯。无论狼还是自然,还是草原上的文明,他们真正的敌人也许正是观看这部电影是观众。因此,狼眼神中威慑,正是我们自身拷问的投射。
狼图腾观后感 篇12近日我们观看了《狼图腾》这部电影,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释怀,总觉得应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迹,写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在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文化里,人们对狼的厌恶可谓根深蒂固。它们是很多故事中的反面角色,长期与贪婪、凶残、狡猾、忘恩负义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狼图腾》中,作者根据知青时期的真实经历和个人感悟,赋予了它们更为深刻的意义,使其以一种全新的形象进入公众的视野,一举颠覆了我们从前对狼的片面印象。
狼性理念的最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团队精神,在于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敢于战斗、敢拼能赢的气概共同铸就的强大合力。影片中狼的精神,其实可以概括为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和相互信赖、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这就是《狼图腾》给我的启示。 从中我们也得到了如下启示:
其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狼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狼能利用大雪窝围捕黄羊群,狼能借白毛风地势全歼军马群,狼能利用地形给小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穴,这些无不是建立在它们对草原环境极其熟悉的基础上。
我们做工作也必须先沉下心来好好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本行业的行情,包括尽可能的了解厂家和客户的信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对工作环境都不熟悉,那即使你能力再强,那也只能“龙游浅滩遭虾戏”了。
其二,注重团队精神
古人孟轲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说:“如果我用个人的能力,可以赚一个亿,可能100%是我的;但我用
十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赚到十个亿,可能我只有10%,我同样是一个亿,但我们的事业变大了。”
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狼去骚扰,有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更让人称绝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实现最优的目标!
狼图腾观后感 篇13
本片的故事依然是自然题材,讲述了不懂得大自然食物链与自然平衡的关系之下的人类,与狼该如何共存的故事。体现了自然主义、环保主义的主题。这也是雅克阿诺最擅长的一大题材。从他几十年的导演生涯来看,自然题材的影片从未有过败笔。
影片开场简单交代背景,镜头就迅速切入茫茫草原中。带有防备心的草原壮汉看着两个北京来的知识青年,对他们的零生存技能表示蔑视的同时还是出于好心给予了他们一定帮助。
当然,内蒙古的本地老爷爷与知青之间的深情自不是影片表达重点,重点必然是狼。这部片子的最大亮点也正是这些真狼。事实证明,片子中的狼群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和有些影视剧中,用哈士奇代替狼不一样,这些狼都是剧组驯养了多年的草原狼,因此,野性依然还在。
它们驰骋在草原上,为了食物为了生存而战。当贪婪的人类攫取了它们赖以生存的黄羊后,它们只得将目光锁定到人类圈养的牲畜上去。于是,他们趁着大风,袭击了军马。这也是整部影片中极为惨烈的一幕。
在这场牧马人和狼群的正面交锋中,狼群展现了它们的智慧与凶猛。它们将马群逼到结冰的湖面,待马群掉入湖水中难以动弹再收获食物。经过一夜的风霜,马群被冻成了一个个冰雕。场面之惨烈,是我这个从未去过草原的少年所未见过的,也自然被震撼到。
我并不是原著党,因此对原著到底如何传神的描绘了大草原并不清楚。但是,在阿诺的镜头下,草原以一种原生态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到处是蓝天白云,茫茫绿草。让我们这种整天面对雾霾的人有一种通过这部电影得以洗肺的畅快感。
再者,这部电影将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母题,用狼与人的关系带出。当包主任带着人开着吉普,突突突地追赶着狼群时,声音偏重将狼疲于奔命的喘息声、脚步声无限放大。老狼为了躲避人类的追捕,每次的狂奔都仿佛踏在心脏上咚咚作响。当老狼最终筋疲力尽,蓦地倒在地上时,那种悲壮与绝望,将人的心抓的牢牢的,一瞬间,我的眼眶竟还有些湿润。
诚然,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些单薄,窦骁饰演的杨克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冯绍峰的陈阵也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倒是老蒙古人毕力格,因为对于草原的敬畏,而声声呼唤的“腾格里”,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狼图腾观后感 篇14在生物学上,人被定义为是最高能量级。打着所谓的征服自然的口号,自以为自己灭了狼群就是草原的霸王,自以为攀越了珠穆朗玛峰就是山主一样。然对于这些行为,只能借无言以应对。
这部片子相比同时段的很多片子,它是更具意义的,而它也正在传播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家长带孩子逛几次动物园游几次海洋馆就能懂的。在本质上来说动物园海洋馆,都甚至可能为一些孩子营造了一种错觉——动物就应该在笼子里被观赏,人类是他们的主人。但于己而言,则强烈建议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到能够对事物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的时候,那就带他进影院吧——起码这是真实的自然界。
不得不说的是——看到一群狼围剿马的时候其实是很震撼的,应着它就是一次直击人心的全军覆没......
父亲在边疆西藏当过十多年的兵,狼,也是见过的。那个时候父亲在草原开的车出问题了。这种时候是最恐慌的。如果没有人及时来救你,这就意味着你得在草原过夜,当时父亲和一位战友也算是穷途末路了,捡了很多柴火之类能点燃的东西,彼此相互鼓励。一共是三天两夜,每天夜里四周都是狼嚎的声音。那种在内心深处生出来的恐惧是很瘮人的。父亲和战友都知道——如果狼前来攻击,他们是完全没有胜算的,而躲在车里估计还能保他一命。所幸后来还是安全回归部队,但是父亲却很少提及这段往事。大概只有真正直面自然的时候,才会懂草原人的情结——他们深知自己的渺小,故而他们懂得敬畏。
林丹曾经这样说:开始打球的时候我很浮躁,可能就跟很多年轻人一样,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后来,我开始发现人活着不能这么酷炫狂拽了。有一次比赛他把毛主席的小像戴在了胸前,第一次有了敬畏比赛,亦或者说是一种心态上的信仰?而那一次,他反正是夺冠了。
大义就是这样,而林丹只是想告诉我们,活着得有一些值得敬畏或者是信仰的东西。就像阿爸,阿爸说我也会遭到报应的,你把神变成了奴隶。那是信仰的力量,从敬畏上升到游牧民族的祖祖辈辈的信仰,所以才能喝着酒吃着肉安心的活着,死了尸身就让狼吃掉,让鹰啄掉。
影片结尾的时候,导演没有乏陈可善的开始一骨碌讲人与自然,这是很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故事讲到这儿了,那么是非对错也自在人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