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热】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浒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浒传读后感1这个假期里,我有幸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水浒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宋江因为被朝廷压迫而登上了梁山,众好汉推选他为梁山泊的老大,他们便到处起义,抗击朝廷。后来梁山泊的好汉受了朝廷的招安,又奉宋徽宗赵佶之命去镇压方腊的起义军,虽然方腊的起义军被镇压了,但是梁山泊好汉们却是“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好汉们走的走,死的死,没有太好下场的。
许多人都认为宋江是一个英雄汉,但是宋江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并不怎么样。
宋江是一个做作的伪君子,当他“请”卢俊义上梁山时,宋江甚至还演戏,假装让卢俊义当老大。这和刘备当年摔阿斗一样,无非是收买人心,提高自己的拥护度罢了。要不然,以卢俊义的名声、人缘还有实力,早就当上老大了。
宋江还是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草包。他能当上老大,纯是靠他的假仁假义。宋江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出谋划策是吴用,率兵打仗是卢俊义,那宋江呢?只不过是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报告罢了!
宋江是一个特别自私的小人,当他喝了高俅的毒酒后,还拉上李逵一起喝,使得李逵成了宋江的陪葬品。而这原因却是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会联合好汉们再次造反,这样会“玷污”自己的名誉。他自私到竟然把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给毒死了。
宋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正是因为他禁不住诱惑,才当上了朝廷的走狗去镇压方腊。呜呼!除了宋江以外的可怜的一百零七位好汉,在宋江这个伪君子、草包、小人的带领下,成了封建朝廷消除异己的刽子手!哀哉!
水浒传读后感2《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结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义”字当头;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义”字当头。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浒传》英雄中:李逵。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李逵这一角色的刻画,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
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
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已经没有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水浒传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讲的是108位好汉梁山结义的故事。
这108位好汉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个性,但他们同样历经坎坷,披荆斩棘,辛苦地走到梁山结义。其中,我最爱的几位人物是武松、林冲、鲁智深。
“武松打虎”无人不晓。而武松正是一位行侠仗义,有勇有谋的人。在与猛虎的斗争中,武松将老虎的力气耗尽了一半,老虎把它的两只前爪搭在他面前时,他一只手抓住老虎的顶花皮,另一只手死命的打老虎,没多久就把猛虎打的七窍迸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被人们称为“打虎英雄”,也是应得的。
林冲机智冷静。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遭高太尉陷害,被发配沧州,到了柴进府上,柴进厚礼款待。洪教头不信他是真教头,要与他比试一番,几个回合后,洪教头被轻松击败,之后就灰溜溜的走了。
鲁智深力大无穷,重情义。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鲁智深趁着酒兴,来到门外的绿杨柳前,脱去衣服,右手向下,左手向上,抱住了树,把腰一挺,竟把那棵杨柳树连根拔起。众人见了,一齐拜倒在地,佩服鲁智深力大无穷。
《水浒传》里的好汉们各不一样,但他们的目标都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团结一心,在山寨中过快活日子。这本名著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农民们不想在封建社会再过下去了,它们开始反抗,而有很大官职的人常常是到处作恶的。此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赞颂了农民们的反抗精神,而这正是许多人想要改变的。
水浒传读后感4《水浒传》中,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们身上带着的匪气和绿林好汉似的行径也深深地印在额我的心里。
现在,咱们先来说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以上种种,虽然看似粗暴贪财,但也展现出了好汉们的真性情,如果他们真是大奸大恶之人,又怎 ……此处隐藏4196个字……国勤工俭学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以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到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此书,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既是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义即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我读完了《水浒传》受到的启发是: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水浒传读后感12在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
这本书讲述了梁山上一百零八将个个是英雄豪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打着‘替天行道 ’ 的大旗做着行侠仗义的事!
我最喜欢‘行者’武松和‘智多星’吴用。武松本是在官府里谋职,无奈遭小人馅害,最后来到梁山。武松很勇猛,他路过景阳岗,听说那里有一只老虎经常出来伤人,过路的人都不不敢从那里经过。可武松不害怕,他说老虎不过是一只大虫而已。他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趁着酒劲,只用了一双拳头硬是将那只吃人的老虎活活给打死了!大家知道了纷纷跑来感谢他,真是为民除害了!人们送他外号‘打虎英雄’。
我更喜欢‘智多星’吴用。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气。排兵布阵是我更喜欢‘智多星’吴用。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气。排兵布阵是他的强项。‘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每次战斗都能体现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他为大家想出了许多奇妙的好点子,事后大家都佩服不已,真不愧是‘智多星’啊!我最崇拜这样有才华的人了!
梁山上个个都是好汉,如梁山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霹雳火’秦明,个个身怀绝技,勇猛过人,重情重义,豪气冲天,一生正气!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当时皇帝腐败,政权又都握在小人手里,他们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如果他们都活在现代,活在人人平等的世界里,他们又都本领超强,而且心系百姓,必定能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成为国家的栋梁!
水浒传读后感13《水浒传》是明朝施耐庵写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写的是一百单八将因为腐败的封建社会而一个个上了梁山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死的这一章。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之后,因为潘金莲喜欢大药商西门庆,所以在王婆的建议下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死后,西门庆赶紧叫何九叔把武大郎火化了,还私下送了十两银子给何九叔。何九叔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藏了两块骨头和西门庆送的十两银子。武松回来后,何九叔告诉了武松真相。武松十分生气,为了给哥哥报仇,他先当众杀了潘金莲,然后到鸳鸯楼,三下五除二就又杀死了西门庆。杀了二人后,武松让邻居们做证,然后去自首了。府尹很佩服他,就只把他发配到了孟州。
这章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是武松。因为从武松调查这件事的行动看出了武松的心思缜密。但是同时也有点冲动,当他听到杀害哥哥的凶手的人是潘金莲他们时,他二话不说就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一章写出了武松胆识和正义。武大郎是一个朴实、单纯的人。潘金莲的举动一点也没有起疑心,就连最后喝下毒药的时候他都很开心,完全没有发现潘金莲在暗算他。
这让人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对潘金莲的宽容而使自己丢了性命。谁不会为他感到惋惜呢?
潘金莲是一个狠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可以不顾他人的性命。虽然武大郎不算礼表堂堂,个子也不算高,但是武大郎从来没有对潘金莲打骂过。即使自己不喜欢武大郎,也不至于把武大郎毒死吧!潘金莲的这种行为让人咬牙切齿。
《水浒传》让我受益匪浅。
水浒传读后感14《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梁山好汉与当时腐朽无能政府之间的故事。
《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好汉,耳熟能详的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人物进行了细节描写,透过这些细节,读者对他们的形象也能略知一二。
比如鲁智深,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躲避官府缉拿,东躲西藏,逃到雁门县时,看到前面众人挤在一起议论纷纷,可他还上前去与众人挤在一起看那通缉榜单。由此可见他为人大胆冒失,做事没有一点打算。
他在五台山出家之时,破戒下山喝酒,喝的半醉。本该受惩戒的他,甚至又打坏了山寺中的金刚,与严守清规的和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不寻常的“花和尚”形象便跃然于纸上。
还有经典的武松打虎片段。武松上冈的时候,他看到了官家榜文,本想下冈子回酒家,但又怕店家耻笑——“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于是他拿着梢棒、一步步硬上冈子,打死了大老虎。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不仅是个了不起的打虎英雄,有时候还爱面子好逞强呢。
打死老虎后,武松在阳谷县受赏一千贯钱铜钱,他没有自己收下,而是全分给了被杖限的猎户们。由此又可看出武松为人仗义善良。但当他得知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起谋杀了哥哥时,他却不管不顾,追究到底,手刃仇人。这表明武松善恶分明,对待好人和坏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水浒传》中赞扬了起义将士的英雄气概,也评击了当时昏庸无能的政府。高毬只因踢得一脚好球,便被端王抬举至殿帅府太尉,高毬做了太尉别的不说,先公报私仇,意害林冲,可见当时官府无能让小人做了大官,却害了真正的好人!
《水浒传》是当之无愧的名著,我们学生应当去阅读它、了解它、欣赏它!
水浒传读后感15学习讲究一个“静”字,我们现在遇到困难,一定要冷静。
在《水浒传》中,有许多的英雄好汉,其中我最喜欢武松。全书一共用了十回来描绘这个好汉。要想全书才一百回,用了整整十分之一的篇幅,所以我认为作者是非常敬佩武松的。武松自从景阳冈打虎开始,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再到义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最后逼上二龙山。他有一个缺点:太鲁莽,一生杀了不少人,可以说他的人生是用别人的鲜血点染的。
武松的缺点也是水浒好汉普遍的缺点,他们一生气就杀人,十分不理智,没有想过冷静。当然,那是奸臣当道、时代所趋。可是现在不同了,时代在变化,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不可能你一生气就杀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冷静。
这个星期六,我和妈妈在一家餐厅吃饭。我们吃得好好的,不知怎么门口就有一阵嘈杂声。我探过头去仔细一看,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知怎么吵了起来。他们周围似乎有一阵火药味在弥漫,好像随时都会打起来的架势。从他们的对话听出,原来是他向年轻人问路,年轻人不高兴告诉,他就火了,霎时间胡言秽语不堪入耳。还好有个女的吧年轻人推走了,中年人乘势用手指着年轻人,脸上青筋暴涨,咆哮这:“年轻人跳什么跳!”妈妈低声对我说:“他们两个之中至少一个是素质低下或脾气暴躁的人。上次有个新闻就是这样,两个人为了一点小事打了起来,其中一个人死了。所以说以后不要随便和别人吵架。”我听了意识到冷静的重要性。
所以说:“冲动是魔鬼”。现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冷静。等到我们长大以后,才发现以前的困难,根本算不上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